剑桥大学向翁帆发出了邀请函! 根据最新消息,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已向翁帆发出访问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1-14 13:08:54

剑桥大学向翁帆发出了邀请函! 根据最新消息,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已向翁帆发出访问学者邀请,期限为两年,并提供全额资助。翁帆已接受邀请,计划于明年前往英国,继续她在西方建筑史与近现代建筑理论领域的研究。 最近,一封来自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正式邀请函,让很多人重新把目光投向了翁帆。 她将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剑桥,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而且学院提供全额资助,这意味着她的研究计划被高度认可。 丘吉尔学院在剑桥大学体系里向来有“高标准、严要求”的名声,学院诞生过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对学术研究尤其重视理工和人文的结合。 想拿到访问学者席位,可不是简单发封申请就行,硬性门槛摆在那儿:必须有博士学位,要在高校或科研机构有正式职位,需要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还得有两封重量级推荐信。 提交后,还要经过学院委员会的严格评审,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是否通过的关键。 全额资助更说明问题——只有那些研究计划被认为极具学术价值的人,才会拿到。 多年前,袁博平院士因为在二语习得方面的突破,成为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剑桥终身院士,剑桥的原则一直很明确:不看背景、不看身份,只看你能产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而翁帆能拿到这样的机会,也绝不是偶然,这背后,是十几年的学术积累和默默努力。 她的成长路线非常不寻常:从汕头大学英语系本科,到广东读语言学硕士,再到35岁那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震惊的决定——跨专业考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 博士阶段,她一呆就是八年,几乎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里,图书馆是她的主战场,为了赶课程,她甚至缺席了《杨振宁传》的首发式。 她的博士论文《索恩式穹顶》,专门研究18世纪英国建筑师约翰·索恩,被认为填补了国内的研究空白,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 成果也很扎实,从2019年到2023年,她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7篇论文,其中3篇被国际权威A&HCI数据库收录。 实际上,在她收到剑桥邀请之前,她的一篇研究就已经被剑桥一位教授在学术著作中引用,这也说明她的学术工作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如今,剑桥的这扇大门打开了新的机会,她计划明年赴英,继续深耕西方建筑史和近现代建筑理论。 同时启动新的研究方向——整理与杨振宁相关的原始档案,并开设一门讲座,题目是《冷战时期的科学交流:一位华人物理学家的桥梁角色》。 为了能够直接阅读193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的原始资料,她最近还在自学法语,这种跨学科、打通语言和学术壁垒的能力,是剑桥看重她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这种整理工作她早已做过,清华大学期间,她负责整理杨振宁从2000年至2022年的海量手稿、往来邮件和批注,编撰《晨曦集》续编。 学校评价她为“无人可以替代”,认为她精准掌握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核心,同时,她还利用语言优势,主导翻译了16世纪建筑经典《塞利奥论建筑》,并主译了《Quantum Narratives in Architecture》,持续把国外学术成果引入国内。 多年来,公众对翁帆的印象常常被各种标签定义,但剑桥的邀请和她即将开始的学术旅程,显示出一个事实:她通过十多年的专注与努力,为自己赢得了真正的学者身份。 没有靠背景,没有靠名声,靠的,是持续积累的学术能力和对研究的执着热情。 这次访问学者经历,不只是个人的荣誉,更意味着她在学术领域拥有了独立的声音和国际舞台。 翁帆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学术实力,是时间和专注才能磨出来的,它比任何公众关注的标签都更扎实,也更有力量。

0 阅读:97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