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孩子领奖的全红婵,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松弛的运动员了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全红婵领奖台上的样子,和别的冠军不一样。她刚接过金牌,师兄谢思埸就把三个月大的宝宝递过来,她伸手就接了过去。 她双手稳稳托着宝宝的腰,胳膊轻轻颠着,眼睛盯着怀里的小不点,合影时连金牌都忘了举,嘴角的笑特别温柔。 这不是她第一次在赛场带娃。之前女子双人3米板比完,她没直接走,跑到场边帮教练看孩子。婴儿背带系得很熟练,一手举着小风扇给宝宝吹凉,一手跟队友聊天,怀里的孩子安安稳稳睡着了。 男子团体颁奖时,师兄忙着领奖,她又主动帮忙带娃,喂奶、拍嗝一套动作很顺手,队友都笑她是“跳水队育儿高手”。 生活里的她,满是孩子气的真实。她的运动背包上,挂满了小熊、乌龟这些小玩偶,像个小朋友的书包。就连教练陈若琳的柜子里,都常被她偷偷放进去新的乌龟挂件。 杭州亚运会时,粉丝扔过来一个卡通乌龟玩偶,她弯腰捡起来,捂着嘴偷偷笑,眼睛亮闪闪的,一点不像世界冠军。 她的松弛,藏在大赛前的状态里。巴黎奥运会决赛前一晚,别的选手都在闭关备战,她却在直播间拆玩具盲盒。对着手机屏幕看得认真,拆到喜欢的款式就笑出声,足足玩了两个多小时。 谁也没想到,转天她站上赛场,一跳就拿了冠军,帮中国队保住了这个项目的五连冠。要知道,很多选手赛前紧张得吃不下饭,她却能玩得尽兴,赢得分干脆。 面对失利,她更坦然。全运会双人10米台比赛时,她的胫骨和踝关节旧伤犯了,身上贴满了肌贴,每天练完都要敷冰才能缓解。 最后她和搭档只拿到第五名,记者问她怎么想,她笑着说:“今天跳得不好,但我练得很认真,挺开心的。”说完还攥着拳头给自己打气:“下次再努力!”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18岁的姑娘早就拿遍了大奖。14岁东京奥运会,她跳出历史最高分夺冠。 17岁就集齐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金牌,成了大满贯选手。可她从没把冠军当“包袱”,输了不沮丧,赢了不骄傲。 她的这份纯粹,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关。她来自广东湛江的农村,家里靠爸爸种地过日子,妈妈因为身体原因没法干活。 夺冠后有人问她梦想,她直说“想挣钱给妈妈治病”。休息回家时,她会穿著沾泥的鞋子帮爸爸打理果园,陪奶奶喂鸡,邻居喊她“婵婵”,她就笑着应,还会递上刚摘的荔枝。 别以为她松弛就是不努力。训练馆里的她,是出了名的“狠人”。一个转体动作不满意,她能反复跳几十次,直到动作标准为止。 深夜的训练馆常常只剩几盏灯,跳台上还能看到她的身影,汗水把衣服浸得湿透也不喊累。旧伤疼得直冒冷汗时,她敷完冰就立刻回到跳台,从不耽误训练。 名气大了以后,有品牌找她代言,她先问“会不会影响我午休”,让对方把拍摄时间改到下午。 在亚运会时,她路过观众席,看到粉丝扔的玩偶,她会弯腰捡起来,偷偷藏在包里,像个普通的小姑娘。 大家喜欢全红婵,不只是因为她跳得好。更因为她活得真实:能在领奖台抱娃,能在直播间拆玩具,输了不难过,赢了不张扬。她让我们知道,厉害的人不一定非要紧绷着,保持本心、自在生长,才最动人。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中评网《中评镜头:全红婵赛场带娃 贺陈艺文夺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