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限制光刻机出货后,日协会突然宣布,日媒:尘埃落定了 2023年,

飞天史说 2025-11-14 18:13:18

23%!日本限制光刻机出货后,日协会突然宣布,日媒:尘埃落定了 2023 年,日本跟着美国一起给中国半导体行业来了个 “下马威”,一道出口管制新政,把 23 类高端半导体设备全都卡了起来,尤其是光刻机这种 “芯片之母”。 本来以为能稳住技术堡垒,结果没想到,日企自己先 “跪” 了。日本半导体协会曾预测,年度销售额将比上年度下滑 23%,日媒直接说,这场大戏该收场了,一切就此定局。 回头看,这事其实一开始就挺魔幻。日本经济产业省在 2023 年春天宣布新规,尼康、佳能这些顶梁柱企业的主力设备全被拉进了限制清单。审批流程能拖上大半年,客户得一遍遍保证用途合规。 说白了,就是响应美国和荷兰的号召,联合封锁中国高端芯片制造能力。政策一出,市场直接炸锅。中国企业扎堆下单,抢在新规落地前疯狂采购。 2023 年上半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中光刻机品类大幅增长,6 月相关光刻设备进口货值合计超 2 亿美元,占当月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比例达 33.1%,中国市场本就是尼康、佳能的重要营收来源,尼康有四成收入靠中国,佳能也快到三成。 管制生效后,审批一拖再拖,大单飞了,订单积压,交付跟不上。尼康 2023 财年光刻机收入直接砍掉两成,库存堆积如山。东京电子对华订单也掉了 15% 以上。 更巧的是,这时候全球半导体需求本来就疲软,雪上加霜。日本企业本想靠政策护住蛋糕,结果成了寒冬里的 “裸奔”。 说白了,这波操作直接让日本企业陷入了两难。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的报告一出来,23% 的销售预期跌幅摆在那,脸疼得都没地方藏。 光刻机销量首当其冲,业绩单一亮,CEO 都直言不讳,丢了中国市场就是 “重创”。佳能想转向东南亚市场补窟窿,结果市场体量根本补不上。 中国这边可没空等着。中微半导体 2023 年研发投入达 12.62 亿元,同比增长 35.89%,上海微电子 90 纳米光刻机实现量产,正冲击更高水平。 刻蚀、清洗等设备国产替代也在加速。数据很现实,2023 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同比下降 20%,中国对日设备依赖度大幅下降。 日本的限制,反倒成了国产替代的 “助推器”。中国商务部也没闲着,出台了稀土等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给日本电子产业上游施加压力,形成了贸易摩擦的 “反噬循环”。 行业和媒体的态度也变了。日媒反思,这一轮出口限制没能阻住中国技术进步,反倒让本土化提速,日本企业市场份额大幅缩水,成了 “自食其果”。 SEAJ 后续数据显示,2023 年实际销售额下降 6.7%,虽然 2024 年 AI 热潮带动了一些反弹,但对华份额持续下滑。可以说,结构性变化已经形成。 到 2024、2025 年,日本还在扩大管制范围,企业压力却越来越大。一个曾经主导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的 “老大哥”,慢慢成了 “配角”,全球竞争力被稀释,企业只能被动分散供应链,增加成本,吃力不讨好。 这场风波其实给所有人敲了个警钟。把地缘政治塞进产业链里,成本高得让人肉疼。日本想用政策挡住别人进步,最后只剩自己吃亏。 中国凭着庞大的市场和自主创新,越被卡脖子越往前冲。回头看,半导体产业本来就讲究合作共赢,技术和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不可能独吃独占。 日本这次的 23% 预期降幅,已经成了一个标志。短视的政策换来的只有市场丢失和信任流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