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

朦胧烟雨楼 2025-11-15 11:23:22

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会吗?把注意打到大湾区上了,夏季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很多国家嫌弃的赛事,因为要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那可是巨大的,要修建非常多的基础设施,还有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   十五运会开幕式刚过没几天,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就在大湾区的赛场边公开表态,希望这里能举办更多国际赛事。这话听着客气,可结合当下奥运会没人愿意接盘的现状,明眼人都能品出其中的意味。   要知道现在的夏季奥运会,早就不是当年大家抢着申办的香饽饽了。2017 年确定 2024 年奥运会举办地时,居然只有巴黎一个城市愿意接手,其他候选城市要么中途退出,要么干脆没报名。背后的原因再简单不过 —— 办奥运太烧钱,而且大概率会亏本。   东京奥运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最初计划花 68 亿美元,结果因为疫情推迟,最后总花费飙到 143 亿美元,超支率高达 244%。   加拿大蒙特利尔更惨,1976 年的奥运会花了 12 亿美元,按现在的通胀算下来相当于 61.8 亿美元,当地市民足足用了近 30 年的特别税才还清这笔债。雅典奥运会的花费也是最初预算的 3 倍,这些前车之鉴让很多国家望而却步。   牛津大学有项研究显示,从 1960 年罗马奥运会之后,历届奥运会平均超支率达到 172%。钱花出去了,后续问题还一大堆。里约热内卢为了办 2016 年奥运会,从零开始建运动员村、场馆和交通系统,结果不仅建设延迟,很多设施赛后闲置,成了无人问津的 “废墟”,巨额投入打了水漂。   这种情况下,国际奥委会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毕竟北京办过夏奥和冬奥,都获得了广泛好评,而且中国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这次巴赫专程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承办的十五运会,显然是带着考察的目的来的。   大湾区确实有承办大型赛事的基础。2025 年的十五运会是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开幕式上的精彩表现和赛事组织工作,都被巴赫看在眼里。这里的硬件条件也够硬,深圳、广州分别办过大运会和亚运会,现成的场馆不少,不用像有些城市那样从零建设。   深中通道开通后,大湾区里城市之间的往来更方便了,8600 多万常住人口构成了庞大的受众群体。经济实力更是没得说,2024 年上半年,大湾区 “9+2” 城市的 GDP 加起来就有 53237.42 亿元,深圳一个城市的上半年 GDP 就达到 17302.22 亿元,这样的经济规模完全能支撑起大型赛事的开销。   但即便如此,办奥运的风险依然不能忽视。奥运会的规模比全运会、亚运会大得多,需要的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调配都是天文数字。就算大湾区有现成的场馆,也得进行改造升级,还要配套建设奥运村、媒体中心等设施,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   而且现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各国都在精打细算,把巨额资金投入到奥运赛事上,是否值得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国际奥委会当然希望有实力的地区接手,这样才能保证奥运会的延续性,但对于承办方来说,经济效益和长远影响才是最该看重的。   巴赫在肇庆观看柔道比赛时,现场观众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能看出大家对体育的热情。大湾区的体育氛围、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确实让它成为申办奥运会的热门候选地之一。但热情归热情,真要决定接手,还得算清楚经济账、民生账。   奥运会本身是个好赛事,能促进体育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但如果变成一场亏本的买卖,就得不偿失了。大湾区是否要申办奥运会,不仅关乎体育,更关乎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   大家觉得大湾区应该接下奥运会这个 “烫手山芋” 吗?是看重长远的国际影响力,还是担心巨额投入的风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