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软弱愚蠢到什么程度,丹麦已给世人做了最生动的诠释!丹麦全国军队加起来不到2万人,连人家一个师的兵力都不够。空军总共就54架战斗机,还大方地送了6架给乌克兰,剩下的F-35A和F-16还得靠美国提供维护。 提起“国防”俩字,谁不得想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安稳?可偏偏有个国家,把自家防务折腾得像个闹剧,说出来都让人不敢信——这就是丹麦。 一个GDP常年稳居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偏偏在国防上活成了全球笑柄,要是问一个国家能软弱愚蠢到什么份上,丹麦拿出来的成绩单,能让所有旁观者都看傻了眼。 先说说最直观的兵力规模,这玩意儿就像家里的防盗门,门都快没有了,还谈什么防盗? 丹麦全国的活跃兵力就卡在1.45万到1.6万之间,就算把压箱底的储备兵力全拉出来,总共也就六万出头。可能有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咱们就拿常规的陆军师来比,稍微像样点的机械化师,满编兵力都得一万多人,要是算上后勤保障部队,规模只会更大。 丹麦这六万兵力看着不少,可摊到陆、海、空三个军种里,简直是杯水车薪,说句勉强够人家一个师的架子都算抬举它了。 陆军作为国防的基本盘,丹麦更是寒酸到了极致。整个陆军满打满算就八千来人,手里的家伙事儿看着挺唬人,什么豹2A5坦克、凯撒榴弹炮,都是欧洲主流的装备型号,可架不住数量少得可怜。 有消息说丹麦的豹2A5坦克撑死了也就几十辆,平时训练都得轮流用,真要是遇上点事,这点坦克连个基本的防御阵线都铺不开。凯撒榴弹炮更不用说,作为陆军的主要火力支援装备,数量还没人家一个炮兵营多,打出去的炮弹都得精打细算,生怕打多了后续补给跟不上。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装备平时都停在仓库里当“展品”,士兵们实弹训练的次数屈指可数,毕竟炮弹和燃油都得花钱,能省则省成了丹麦陆军的潜规则。 陆军够寒酸了,空军更像是拿国防当儿戏。丹麦空军的战斗机总数就54架,这点家底在欧洲小国里都排不上号。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他们还偏偏要充大方,一门心思给乌克兰捐战机。 一开始说捐19架F-16,去年夏天就急急忙忙送了6架过去,后来更是加码,跟荷兰一起凑了42架的捐赠规模,自己单独又多捐了4架。这一来二去,原本就单薄的机群直接被抽走了三分之一还多。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不是在换F-35吗?可换装备哪是一蹴而就的事。丹麦总共订购了27架F-35,到2025年底也就部署了15架,还有6架在美国的基地里用来训练飞行员,剩下的6架要到2026年底才能交付。 最尴尬的是,F-35还出过交付延误的岔子。之前因为核心处理器升级出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拖了好长时间才交货,那段时间丹麦本土的F-35就剩4架,逼得他们不得不把在美国训练的飞机调回来撑场面。 就这几架宝贝疙瘩,平时停在基地里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磕着碰着,训练强度更是大打折扣。捐出去F-16之后,空军飞行员更是没了练手的家伙,只能天天在模拟器上晃悠,可模拟器再逼真,能跟天上实打实的飞行比吗?实战能力打折打到了骨折,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更要命的是,丹麦的战机维护还全得看美国的脸色。不管是老的F-16还是新的F-35,从零件补给到技术支持,都得靠美国那边点头。 之前特朗普就因为格陵兰岛的事跟丹麦闹过不愉快,要是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要是卡脖子,丹麦的战机估计就得全趴在地上当靶子。可即便如此,丹麦还一门心思要增购F-35,说什么单一机型成本低,殊不知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风险有多高。 有人可能会说,丹麦是北约成员国,有集体防御兜底,不用自己搞那么多军力。可集体防御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真要是出事了,等其他国家派兵过来,早就凉透了。 2025年北约内部军力排名,丹麦排第15名,连芬兰、罗马尼亚都不如,全球排名更是靠后,这样的实力,真要是遇上事,自己都保不住自己,还谈什么帮别人? 要知道,丹麦2023年的GDP就有4070亿美元,不是没钱搞国防,而是把钱花错了地方。放着自家防务不管,一门心思当“冤大头”捐装备,结果把自己搞成了欧洲防务圈的笑柄。 现在的丹麦空军,一边要忙着给F-35搞实战化训练,一边还要凑数参与北约军演撑场面,可手里就那么点家当,怎么看都像是在走形式。一个国家把国防当儿戏,把家底当人情送,丹麦这份“软弱愚蠢”的答卷,确实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只是这堂课的代价,恐怕早晚得自己咽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