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身轰炸机首飞,美媒: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 11月14日消息,中国新一代隐

探修説 2025-11-17 11:31:53

中国隐身轰炸机首飞,美媒: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 11月14日消息,中国新一代隐身无人轰炸机彩虹7完成了首次公开飞行,美国《防务观察》在报道中使用了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这样的措辞,强调这类无人隐身飞翼轰炸机至今只有中国掌握成熟原型并进入飞行阶段。 别觉得这评价夸张,彩虹 7 的硬实力摆在那,每一处设计都透着 “专业” 二字。 它采用了和美国 B-2 轰炸机类似的翼身一体飞翼布局,翼展达到 27.3 米,乍一看像个光滑的 “空中飞盘”,这种设计能最大限度压缩雷达探测距离,再加上机身表面的隐身涂料,连检修口盖、起落架舱盖都做了特殊隐身处理,雷达反射面积直接降到和 F-22 隐身战机一个级别,比 B-2 轰炸机小十分之一,更是 B-21 的五分之一。 发动机进气口藏在机身上方,尾喷口也是半隐藏式设计,从根源上减少了红外信号,想被发现都难。 作为一款战略级装备,彩虹 7 的性能参数更是实打实。 最大起飞重量 13 吨,能挂载 3 吨重的弹药,不管是大型高超音速导弹还是精准制导炸弹都能兼容,8000 公里的航程加上 1.6 万米的实用升限,能在高空亚音速长时间巡航,把远洋目标、敌方基地都纳入监控范围。 更关键的是它的 “体系作战” 能力,搭载的加密数据链能实时共享情报,不仅能自己侦察,还能给后方的高超音速反舰武器、远程弹道导弹提供目标指引和弹道修正,形成 “发现 - 打击 - 反馈” 的闭环,让对手防不胜防。 美媒敢说 “没有其他国家能媲美”,核心是因为同类装备里,中国是唯一做到 “成熟 + 飞行” 的。 美国的 RQ-180 隐身无人机至今还藏着掖着,技术指标全是机密,压根没公开进入成熟飞行阶段;欧洲的 “神经元” 项目折腾了好几年,还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 俄罗斯的同类机型更是进展缓慢,连原型机都没拿出像样的公开成果。 反观彩虹 7,从去年珠海航展的 “黄皮机” 到今年的灰色低可视度涂装,只用一年多就完成了从展示到试飞的跨越,进度之快超出全球预期。 这背后不是突然爆发,而是中国军工多年的技术积累。早年间 “翼龙”“彩虹 5” 无人机在局部冲突里打出了名气,让中国在无人机气动设计、航电系统、隐身材料等领域攒下了扎实的功底。 彩虹 7 的诞生,就是把这些分散的技术优势整合起来,再针对战略级需求升级优化,比如加大翼展提升滞空能力,调整后掠角增强隐身性能,最终形成了这款 “多面手”。 既能当高空侦察的 “千里眼”,又能做精准打击的 “手术刀”,还能承担电子对抗任务,性价比更是甩了美国 B-21 几条街,要知道一架 B-21 的造价能买上百架彩虹 7,而百架彩虹 7 的总载弹量能达到 300 吨,实战价值完全不落下风。 彩虹 7 的首飞,不只是多了一款先进装备,更标志着中国在空天无人作战领域走到了世界前沿。 以前西方总在高端军事技术上卡脖子,现在中国用实打实的产品证明,只要坚持自主研发,就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美国《防务观察》的评价,与其说是吹捧,不如说是对中国军工实力的客观认可 —— 毕竟在无人隐身飞翼轰炸机这个赛道上,中国已经实实在在地跑在了最前面。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