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交部宣布了!2025年11月13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因缺乏成果,乌克兰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1-17 14:42:44

乌克兰外交部宣布了!2025年11月13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因缺乏成果,乌克兰方面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停止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 这不是俄乌第一次在谈判桌上陷入僵局,但此次直接宣布 “停止谈判”,还是让原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要知道,自 2025 年年初以来,在联合国和多国斡旋下,双方断断续续进行了五轮正式谈判,还有三次非正式接触,可每次都是谈了没几句就卡在核心分歧上,最后不欢而散。 最近一次谈判是在 10 月底的波兰华沙,双方代表团坐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提前离场。乌方坚持要俄罗斯完全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被占领土,还要赔偿战争损失。 俄方则明确表示克里米亚问题没得谈,顿巴斯等地区的地位必须按 “公投结果” 来定。两边的诉求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就像两条平行线,怎么也凑不到一起。 可这背后,不只是谈判桌上的谈不拢,更有现实局势的推波助澜。就在乌方宣布停谈的第二天,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就抛出重磅消息,要再砸 1.5 亿欧元采购美制武器援助乌克兰。 这已经是德国今年第二次追加军援,8 月份他们刚给过约 4.3 亿欧元的军事支持,明年的援助金额更是要飙升到 115 亿欧元以上。 有了西方盟友的撑腰,乌方的底气明显足了不少。这种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机制,是美国和北约牵头搞的,简单说就是乌方列想要的武器清单,北约国家凑钱,美国负责供货。现在荷兰、丹麦、挪威这些国家都已经答应出钱,虽然法国、英国还没松口,但德国这波加码已经给乌方吃了颗定心丸。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早在 10 月中旬就喊过话,敦促北约盟国多通过这个机制买美国武器,加强对乌军援。西方这么卖力输血,乌方自然觉得没必要在谈判桌上妥协。毕竟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前线虽然没占到太大便宜,但也没吃大亏,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愿轻易让步。 反观俄方,对谈判的态度早就透着冷淡。之前每次谈判,俄方代表团都明确表示,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做任何妥协,克里米亚是 “不可触碰的红线”,顿巴斯、赫尔松等地区的 “入俄公投” 结果必须得到承认。这些条件乌方根本不可能接受,泽连斯基政府要是敢在领土问题上松口,国内的反对声音就能把他淹没。 乌方选择这个时间点停谈,还有一层内部考量。年底前乌克兰要举行地方选举,泽连斯基政府需要展现强硬姿态来争取选民支持。要是在谈判中对俄罗斯做出让步,很可能会被反对派攻击 “出卖国家利益”,这对执政党的选举前景极为不利。所以哪怕谈判有一丝进展的可能,在选举压力面前,也得先放一放。 这次停谈对俄乌双方来说,意味着更多的牺牲和消耗。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已经被破坏得满目疮痍,大量平民流离失所,经济濒临崩溃,全靠西方援助过日子。俄罗斯虽然国力更强,但长期的战争消耗和国际制裁,也让其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国际孤立感不断加剧。 俄罗斯那边正在不断调整策略,一方面加强与中国、印度等国的合作,缓解国际制裁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战场上稳扎稳打,慢慢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普京政府很清楚,时间站在自己这边,只要拖下去,西方对乌援助的热情迟早会减退,乌方的内部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 这场暂停的和谈,注定会让俄乌战场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乌方想靠西方军援打破僵局,俄方想靠持久战拖垮对手,双方都在赌,可代价却是无数人的生命和幸福。国际社会的斡旋现在也陷入了尴尬境地,没有双方的配合,任何调解都只是空谈。 或许对乌方来说,这次停谈是一种策略,想通过展现强硬姿态逼俄方让步,或者争取更多西方援助。但这种以拖待变的做法,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是个疑问。毕竟战争拖得越久,乌克兰的损失就越大,恢复重建的难度也会成倍增加。 俄罗斯方面大概率会把这次停谈解读为乌方的 “挑衅行为”,接下来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军事目标的打击力度,比如继续轰炸能源设施、交通枢纽等关键节点,以此向乌方施压。这样一来,双方的仇恨只会越来越深,和平的希望也会变得更加渺茫。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场暂停会不会变成永久的终止。如果年底后俄乌双方还是找不到谈判的共同点,冲突很可能会长期化、常态化,不仅会让俄乌两国深陷泥潭,还会持续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粮食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 无论如何,和平谈判始终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唯一出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未必能得到,但至少谈判能给双方一个降温的机会,给平民一个喘息的空间。希望乌方这次停谈只是暂时的策略调整,而不是彻底放弃和平的努力。 毕竟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伤痛和损失。俄乌两国本是同宗同源的邻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真没必要一直打下去。期待双方能早日冷静下来,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用对话代替对抗,用妥协换取和平,让两国人民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0 阅读:35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