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确实够狠,夺权第一步已经开始!11月13日外媒爆料,郑丽文主持上任后首次中常会,并且高调官宣将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长,亲自为新进党员授课,重拾国民党中心思想,强化所有党员的论述能力。 国民党从1924年成立以来,走过光辉与低谷,但近几年问题越积越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候选人侯友宜虽拿下33%的选票,却因蓝白合破裂和两岸议题处理不当,最终败北,立委席次只剩52席。党内思想混乱是主因,一些成员表面蓝旗高举,内心却对九二共识避而不谈,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不仅丢掉深蓝铁杆,还吓跑中间选民。基层宣传时,口径不一,海报上两岸表述含糊,选民直呼看不懂。组织上,派系如黄复兴和本土派割据一方,2024年台北市议员补选中,因内部角力提名延误,丢掉席次。青年干部培养更成软肋,党校课程浅尝辄止,30岁以下党员仅占15%,多是行政角色,缺乏实战历练。党务考核显示,士气低迷,基层会议常因争执拖沓,资金短缺让募款晚宴门可罗雀。2022年九合一选举后,县市长从15席减至11席,党工流失20%。这些累积,让国民党在地方连败,面对2026中期选举,人才库仅数百人,年轻面孔稀缺。整个党像一盘散沙,战斗力荡然无存。 郑丽文上任后首场中常会,就定下基调。11月12日,她通过一级主管人事案,包括秘书长傅崐萁接任等五职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宣布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这个成立于1969年的机构,本是国民党培训干部的摇篮,早年课程涵盖政策辩论和组织管理,学员须笔试口试过关。自蒋介石时代后,无党主席敢碰此职,郑丽文此举打破惯例。她强调,将亲授课程,针对新党员每月至少两场讲座,内容聚焦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的解读。学员分组讨论,模拟媒体采访,提升论述能力。外部讲师辅助,但核心由她把关。预算从党费拨款,首场定于下月党部多媒体室。报名表下发基层,次日就有数十人申请。党部网站更新名单,附上她的简历和院史简介。旧教材数字化,档案箱重见天日。这项决定迅速传开,11月13日,海峡导报和中央社等媒体报道,标题直指“蒋介石后首位党主席亲掌革实院”。党内文件强调,这是思想革命的起点,旨在斩断派系对人才选拔的操控,让涣散党员重获共识。 这项人事调整的深层意图在于重拾国民党内核。革命实践研究院曾是思想锻造厂,所有骨干须在此淬炼忠诚。郑丽文直言,党需一场思想革命,这个院就是战略引擎,将羊群锻造成狮群。课程设计从事实出发,层层推进,避免空洞说教。新党员通过训练,能在岗位上有效传达观点。过去,派系操控选拔,导致青年干部分属阵营,关键时各自为战。郑丽文亲掌帅印,意在规划课程、挑选干部,打破藩篱。她的背景助一臂之力,作为资深立委,她在议会辩论中以犀利著称,此次亲授能注入实战元素。党内反应两极,有人视之为大胆一步,有人忧心加剧暗斗。预算和时长讨论中,她建议每周四小时,选拔基于能力而非派系。闭门审议后,记者采访中常委,回应多为“值得期待”。这不只人事变动,更是权力布局的第一步,郑丽文借此巩固地位,逐步蚕食派系地盘。 国民党面临的挑战远不止思想层面。2024选举败局证明,两头不讨好:深蓝不满共识模糊,本土派嫌两岸议题过重。中间选民流失,让席次缩水。组织涣散加剧问题,青年培育无规划,党心散到基本运作都吃力。郑丽文选准要害,从研究院入手,系统训练后备力量。未来,她计划扩展课程至资深党员,强化全党论述统一。外部环境也推一把,民进党执政八年,经济民生压力山大,国民党若不自救,难有翻盘机会。2026中期选举在即,这场思想重塑若见效,能拉回选票。但派系阻力不可小觑,某代表已在下次会议提异议,要求延期评估。郑丽文回应后,继续审阅大纲,召集讨论会修改讲义。尽管短期难见成效,这步棋已亮出态度,百年政党起死回生,或以此为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