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卫队第29任参谋长田母神俊雄表示,中国政府呼吁中国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担心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呼吁非常值得欢迎,真正困扰日本的是过多的在日华人,日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不依赖于中国客户的国家,这将有助于日本走向更加的和平。 田母神俊雄这番高论,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像极了那种端起碗大口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厨子的角色。这位将军的“辉煌履历”可不少,2008年就因公然否认日本侵略历史、质疑南京大屠杀而被解职,如今转型成专职散布排外言论的“网红”,历史虚无主义和现实歧视在他这里完美合流。 他嘴里的“过多在日华人困扰日本”,数据第一个不答应。日本警察厅2023年数据显示,华人犯罪率仅占刑事案件总量的1.12%,87万在日华人作为最大外国人群体,犯罪率低至0.002%,远低于其他族群。埼玉县川口市两万五千名华人去年仅54人涉案,这群“困扰”日本社会的同胞,分明是勤恳纳税、遵纪守法的模范。 日本经济对中国客户的依赖程度,早已深入骨髓。2024年中国游客为日本贡献了42.8%的旅游消费,总额高达3.4万亿日元。银座奢侈品店、心斋桥药妆店的生存状态,在中国游客锐减的疫情期间已经验证——没有中国客户,多少日本商户得直接关门大吉。 贸易链条更是血肉相连。中国连续15年稳坐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370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两成。丰田、本田等日企三到四成利润来自中国市场,真要“脱钩”,日本汽车业每年先损失400亿美元。更别提日本高端制造赖以生存的稀土资源,60%依赖中国进口。 日本社会自身也离不开华人劳动者的支撑。经济产业省预测2035年日本将出现1200万劳动力缺口,当前240万外籍劳工中,华人以其高素质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东京都72%的企业明确表示优先雇佣永居华人,制造业巨头甚至开出600万日元年薪招揽华人技术骨干。 这种排外言论本质是政治算计。右翼势力惯用制造外部敌人的手段,将社会矛盾转嫁给华人群体,为他们推进修宪、扩张军备铺路。历史早已证明,从语言污名化到现实仇恨犯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中日民间情感的纽带,远比这些极端言论坚韧。从遣唐使时代的文化交融,到如今横滨“微博文化交流之夜”的盛况,两国民众始终在用善意打破隔阂。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动情地说,中国观众三十年的支持是他坚持创作的动力。这种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才是和平最坚实的基石。 所谓“摆脱依赖”的论调,本质上是在鼓吹经济自杀。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其幻想割裂,不如思考如何让互利共赢的合作更可持续,让两国民众都能从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福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