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11月18日再次公开呼吁,支持美联储在12月的货币政策

寻菱爱苦瓜的苦味 2025-11-18 11:02:37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11月18日再次公开呼吁,支持美联储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他的主要理由是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显示出疲软的迹象,而且目前的利率政策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这回的情况和之前可大不一样了,市场对12月真的会降息的预期已经降到了50%以下,这说明美联储内部对于是否要继续降息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沃勒可不是普通的美联储官员,他被视为下任美联储主席的热门人选。这次他选择在伦敦向一群经济学家发表讲话,强调自己“并不担心通胀加速”,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劳动力市场上。 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即使未来几周有新的就业数据发布,也不太可能改变他支持再次降息的立场。这种坚定态度背后,是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停滞速度”的严重担忧。 沃勒将可能的12月降息定义为一种“风险管理”措施,意思是要给劳动力市场买个“保险”,防止更严重的下滑。他特别关心紧缩政策对中低收入消费者的冲击,认为再次降息能让政策向更中性的方向靠拢。 对于通胀,他显得比较淡定,认为剔除关税的暂时性影响后,PCE通胀率大概在2.5%左右,并没有高出目标太多,而且预计会进一步下降。 然而,美联储内部远非铁板一块。与沃勒的鸽派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官员对进一步降息表现出犹豫。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直言,进一步放宽政策的“门槛相对较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虽然心态“开放”,但强调尚未做出决定。鹰派官员的立场则更为坚定,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里就因经济韧性反对过上个月的降息。 这场争论背后是三个核心分歧点。关税带来的通胀是“一次性”的还是“持续性”的?薪资增长放缓是源于需求减弱还是劳动力供应变化?经过今年降息50个基点后,利率是否仍具有限制性?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判断,决定了官员们站在哪一阵营。10月的政策会议已经“争议激烈”,鲍威尔主席当时就坦言降息“远非定局”,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管理内部难以弥合的分歧。 美国政府此前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真空”,更是给这场争论添了一把乱。高盛分析师指出,数据缺失打乱了原本“12月降息、明年1月暂停”的预期节奏。 没有完备的数据支持,美联储某种程度上是在“盲飞”,这让决策变得异常艰难。尽管政府重开,但关键数据的发布安排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12月会议前的信息环境依旧混沌。 目前来看,12月会议的结果很可能走向两种选择:要么按兵不动,要么降息25个基点但同时为未来宽松设定更高门槛。无论哪种结果,鲍威尔都可能面临比10月会议更多的反对票,这深刻反映了委员会内部的裂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联储利率决定

0 阅读:27
寻菱爱苦瓜的苦味

寻菱爱苦瓜的苦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