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方曾被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日寇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 当年日本鬼子打进来的

老刘的大局观 2025-11-18 12:02:47

当年中方曾被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日寇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 当年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时候,算盘打得精极了,他们盯着中方的地盘、矿产,数着中方军队的枪枝弹药,觉得中方军队装备差、政府里有投降派,三个月就能把中方彻底拿下。 可他们从头到尾都算错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头里的家国情怀,还有那种就算只剩一口气也要跟他们拼到底的抗争精神,这恰恰是最要命的关键细节。 日寇的狂妄不是没由来的,当年他们的工业总产值是中方的四倍,钢产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45倍,飞机、坦克、航空母舰能自己造,而中方连重武器都得靠进口。 日军陆军大臣杉山元甚至在天皇面前夸下海口,说一个月就能“解决中国事变”,这种底气让他们完全没把中方的抵抗当回事。 他们满脑子都是掠夺资源、划分势力范围,却忘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来就没有屈服于外敌的传统。 1937年平型关一战,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被八路军115师在山地设伏,一战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 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方军队主动出击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直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些拿着简陋武器的战士,凭着一股保家卫国的狠劲,把装备精良的日寇打得晕头转向。 日寇不知道,当家乡被烧、亲人被杀,中方士兵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每一发子弹都带着复仇的怒火。 台儿庄战役更是让日寇见识到了什么叫“全民皆兵”。29万中方将士对阵5.2万日军精锐,在装备差距悬殊的情况下,硬生生歼敌2万余人。 滕县保卫战中,王铭章师长率部死守,外无援兵、内无补给,最后饮弹殉国,用生命阻敌三日;巷战里,东北军一个连145人打到只剩18人,依然没有一人退缩。 更让日寇没想到的是,鲁南的老百姓冒着炮火送弹药、救伤员,新四军在后方牵制敌军,就连杂牌军都抛开成见,联手抗敌。 这场胜利不是靠装备堆出来的,是靠无数人的血肉之躯拼出来的。 民间的抵抗更是让日寇防不胜防。 扬州的陈文拉起抗日义勇团,三战公道大桥,夜袭日军机场,用简陋武器击毙击伤日军上百人,就算团长被俘遇害,队伍依然没有溃散;吉林“韩边外”家族,81岁的族长派长孙率军抗日,7000多人的民团最后只剩16人,用鲜血守住了家国尊严; 山西苏亭伏击战中,八路军和民兵联手,以伤亡2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40余人,完美诠释了“军民同心,其利断金”。 日寇以为占领了城市就控制了一切,却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反抗的火种,这股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他们日夜不得安宁。 说到底,日寇算透了物资和装备,却算不透中方人数千年传承的民族魂。 从岳飞抗金到戚继光抗倭,从甲午海战到抗日烽火,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已把“家国”二字刻进了基因。 他们或许会暂时落后,或许会遭遇挫折,但绝不会低头。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在民间默默抵抗的百姓,用行动证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从来都不是靠武器衡量的。 我可以不夸张的说,高市那些日寇到如今也没明白,他们要征服的不是一块土地,而是一群有骨气、有信仰的人。 这股藏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抗争精神,就是他们永远也算不清的“关键细节”,也是中方能在绝境中奋起、最终赢得胜利的根本。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民族凝聚力都是最强大的力量,谁忽略了这一点,谁就注定会失败。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老刘的大局观

老刘的大局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