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深夜徐敏刚走出房门,突然被同村的老江拉进屋内,他低声急道“别出声,现在你是我老婆,”徐敏认出这位平时沉默的乡亲,立刻明白形势危,这是要掩护她的身份。[谢谢] 徐敏自幼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1930年不到十三岁的她就开始为赤卫队传递消息,因为机灵勇敢,三年后就被调往湘鄂赣东南特委担任秘书长,同志们都说她是“钻风里去,往火堆冲”的人。 1935年夏天徐敏不幸被捕,面对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她咬紧牙关拒不招供,在狱中七百多个日夜,她始终坚守党的秘密,直到国共二次合作,党组织才将她营救出狱。 出狱后她片刻未歇,立即重返岗位,1939年6月12日平江惨案爆发,国民党突袭新四军留守处,幸亏老江机智相救,徐敏才躲过一劫,这位普通村民后来在给游击队送粮时不幸牺牲。 抗战期间徐敏多次历经生死考验,她曾在雪地里背着伤员行走十多里,患疟疾时仍坚持照顾战友,解放战争时期,她在上海以杂货铺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再次被捕却始终守口如瓶。 新中国成立后,徐敏在民政部门默默工作,她办公桌里总备着针线包,随时帮同事缝补衣物,那段烽火岁月她很少提及,只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1982年徐敏在出差途中安详离世,她的一生见证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看到徐敏同志的故事,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看完眼泪止不住,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许多网友和这位朋友一样,表达了对革命先辈深深的敬意,认为徐敏同志在狱中的坚贞不屈,在战火中的勇敢穿梭,以及老江这样的普通群众所展现的义薄云天,都远超任何虚构的剧本,是真正值得铭记的英雄和值得歌颂的情谊。 故事中“假夫妻”的惊险一幕和“黑银元”的无声告别,有网友感慨“老江口袋里的两块银元,或许就是他本想留给徐敏的生活费吧,这个细节太戳心了,”这种基于史实的细节回溯,引发了大家对革命年代这种超越生死的信任与托付的深思。 也有网友写道“和平年代读这样的故事更觉震撼,他们吃的苦换来我们今天的甜,想想自己有时为一点困难就叫苦真是惭愧,”这种从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反观自身生活的态度,获得了大量点赞。 读完了徐敏的故事,最触动你的是哪一个瞬间,是老江的舍身相救,是徐敏屡次被捕时的坚贞,还是她晚年默默无闻的奉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悟。 信源: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