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这份对中

萧兹探秘说 2025-11-19 14:35:19

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这份对中国的友善和务实,追根溯源得说到田中角荣——那位1972年顶着压力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传奇人物。石破茂算是田中角荣“最后的弟子”,1981年正是在田中角荣的直接引荐下踏入政坛,从一开始就把前辈“中日友好、务实合作”的理念刻进了政治基因里,这二十多年来从没跑偏过。 这些年,日本换了一茬又一茬首相,对华关系要么磕磕绊绊,要么剑拔弩张。小泉纯一郎2001年到2006年执政时,反复参拜靖国神社,把中日关系拖到冰点;安倍晋三2012年上台后搞“积极和平主义”,一边绑紧日美同盟,一边在东海问题上频频挑衅;岸田文雄执政期间也没少给双边合作添堵,经济安全化的小动作不断。 唯独石破茂,从1986年当选众议院议员成为当时日本最年轻国会议员开始,不管在防卫大臣、农林水产大臣哪个岗位上,从没说过一句针对中国的过激言论,更没做过伤害两国感情的事。 2002年他担任防卫厅长官时,不仅自己坚决不参拜靖国神社,还公开提议把甲级战犯亡灵移出靖国神社,哪怕被自民党内强硬派排挤,也没松过口。 2025年这一年,石破茂更是用实打实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友好。3月22日,时隔6年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东京召开,这背后正是他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这次对话可不是走过场,中日双方一口气达成了20项重要共识,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到银发经济、第三方市场合作,几乎覆盖了所有能合作的重点领域。 双方明确要在2025年举办第十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还要推进汽车领域对话、服务贸易政策磋商,甚至约定好了在中国举行第七届对话,这份推进合作的诚意,在近年的中日关系里实属罕见。 石破茂政府没有跟着美国搞“脱钩断链”,反而在对话中明确表态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避免经济安全政治化,这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需要不小的政治勇气。 6月29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输华,这事儿更是石破茂对华务实的直接体现。要知道自从2023年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海后,中日水产品贸易一直停摆,而这次解禁的前提,是石破茂政府同意中方开展长期独立取样监测,还承诺严格保障输华水产品质量安全。 虽然福岛等10个都县仍被排除在外,但这种基于科学监测的合作,比起之前几任政府强硬拒绝国际监督的态度,已经是巨大进步。而且这不是单方面让步,而是石破茂政府主动协调各方,在保护民众健康和推进双边贸易之间找到的平衡点,既没丢原则,又给了合作空间。 2025年3月7日,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的日本山鹿电站项目正式开工,这个光伏+储能项目落在九州岛熊本县,建成后能给当地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也是石破茂政府推动中日新能源合作的鲜活例子。 不同于以往日本对中国技术的防备,现在石破茂政府主动开放新能源市场,允许中国企业深度参与项目建设,这种开放姿态在日本政坛并不多见。 而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石破茂始终坚守《日中联合声明》的立场,2025年多次在国会质询中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绝跟随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煽风点火,这份定力在亲美氛围浓厚的自民党里尤为可贵。 对比这二十五年里其他日本首相的摇摆不定,石破茂的友好从来不是一时的政治作秀。他从2008年开始五次参选自民党总裁,四次失败都没为了迎合右翼改变对华立场,2024年当选首相后,更是把对华合作当成重要执政方向。 2025年短短一年里,从重启经济高层对话到推动水产品贸易恢复,再到新能源项目落地,每一件事都透着“说到做到”的务实。要知道日本政坛历来受自民党鹰派和美国的双重压力,石破茂能顶住这些压力,持续推进中日合作,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对中日关系本质的清醒认知——两国互为伙伴而非对手,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 这二十五年里,我们见多了日本政客的反复无常,也尝过中日关系低谷的滋味。石破茂或许不是最有手腕的日本首相,但绝对是最懂中日相处之道的一位,说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一位,确实名副其实。毕竟国家间的交往,真诚和行动永远比华丽的辞藻更有分量。

0 阅读:63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