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邀请都被拒绝,国际奥委会求着中国再办奥运!背后原因令人震惊,不是面子,而是—

如梦菲记 2025-11-19 14:44:56

三次邀请都被拒绝,国际奥委会求着中国再办奥运!背后原因令人震惊,不是面子,而是——中国拒绝的真正奥运理念!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几年可真是急了,连续三次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中国能再办一次奥运会。   要知道以前可都是各国削尖了脑袋去争取举办权,现在反倒成了奥委会求着别人办,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每次都礼貌而坚定地说不,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早就把国际奥委会那套玩法看得透透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申办过程就特别说明问题,奥委会直接跳过正常流程把举办权内定给巴黎,理由是什么保障稳定性。   可就在前一年,匈牙利布达佩斯想申办的时候,奥委会一口气提了12项额外要求,什么新增三个比赛项目啊,所有官员的吃住行全包啊,连媒体中心用什么牌子的咖啡都要管,布达佩斯实在扛不住这些条件,最后只能主动退出。   更离谱的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奥委会不但主动降低申办门槛,还承诺承担一半的场馆建设费用,洛杉矶之前已经办过两次奥运了,基础设施比布达佩斯好得多,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法,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怎么回事。   赛场上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体操男子全能决赛,中国选手张博恒的动作完成度和难度分明明更高,却因为所谓器械使用角度偏差零点一度被扣分,最后只拿了亚军。   日本选手桥本大辉落地时明显出界,裁判就当没看见,这种事情在东京奥运会上也发生过,中国乒乓球选手陈梦比赛时,裁判多次以发球擦网为由打断比赛,可对手同样的动作就判定有效。   钱的分配就更不公平了,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加起来赚了120亿美元,其中七成流向了欧美国家的体育协会和赞助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参赛国只分到百分之五。   非欧美国家办奥运还得承担所有官员的豪华接待费用,日本光这一项就花了一亿两千万美元,到了巴黎奥运会,奥委会却主动承担自己官员的费用,说什么欧洲经济形势特殊。   看明白这些之后,中国的态度就很清晰了,不是办不起,而是不想再陪着演这出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国确实需要通过这样的国际盛会向世界展示自己。   那届奥运会办得非常成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国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又一次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办过两次奥运之后,中国已经不需要再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什么了。   现在中国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赛事上,今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场覆盖粤港澳三地的赛事,没有奥委会在旁边指手画脚,反而办得特别接地气。   全运会充分利用了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现有场馆,只对部分设施进行了改造,光这一项就节省了六成的建设费用。   所有运动员统一住在高校宿舍里,吃的是本地特色菜,既实惠又不浪费,最关键的是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赛事专门开设了群众比赛项目,从广场舞到太极拳,吸引了十二万名普通市民报名参加。   广州、深圳、珠海这些城市还把比赛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整个赛事期间接待了五百多万人次的健身群众,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好评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点六,远远超过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   江西吉安办的跳伞世界杯也很精彩,开幕式上西平盘鼓敲得震天响,鲤鱼灯在跑道上穿梭,外国运动员都被这些传统文化吸引了。   比赛服务做得非常细致,多语种志愿者全程跟队,临时手机卡和清真餐都提前准备好,澳大利亚选手直接夸比自己国家办赛还贴心。   中国现在的办赛理念很明确,就是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要让场馆在赛后继续发挥作用。   上海办奥运资格赛的时候,直接把赛场摆到黄浦江边,市民站在江边就能免费观看,赛后场地接着当健身步道用。   成都大运会结束后,场馆全部改成了青少年训练基地,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体育遗产。   国际奥委会之所以三番五次地邀请中国,说白了就是看中了中国的钱和组织能力,想让中国当冤大头,可中国早就不是那个需要靠奥运刷存在感的国家了。   办不办奥运,什么时候办,主动权完全在中国自己手里,中国拒绝的不是奥运本身,拒绝的是那套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办赛模式,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