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吧11月19日讯针对全运会赛事为武汉女足以及其他球队造成的困难,记者马德兴在《东方体育日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这样的冲突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全运会女足赛11月15日刚刚落下帷幕,参加决赛的湖北女足随即马不停蹄地返回武汉,不到48个小时,便摇身变为武汉江大女足,以去年中国女超联赛冠军的身份在11月17日出战2025-2026赛季女足亚冠联赛第二阶段小组赛首轮比赛,结果以1比1被乌兹别克纳萨夫队逼平,爆出一个小冷门。毕竟,武汉江大女足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以首届女足亚冠联赛冠军身份、作为种子队参赛的。这样的赛事安排,着实令人遗憾,它不仅对湖北女足以及武汉江大女足的姑娘们而言是一种伤害,更是直接影响到中国女足的国际形象。
当国内各方对足球运动越发关注、迫切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在国际赛场上扭转战绩不佳的情景时,如何更好地处理国内赛事与国际赛事的赛程冲突问题,情况其实已经越发严重。就以这次全运会为例,全运会的赛程今年早些时候就公布了,女足赛安排在今年的11月4日至15日。但有关女足亚冠联赛的赛程则在去年就已经由亚足联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二阶段小组赛的时间是今年11月9日至15日。因为是全国性运动会,所以中国足协只能去和亚足联协调,游说亚足联以及其他同组的队伍同意改期,安排到11月17日开始,也就是全运会结束之后两天展开。之所以安排在这个时间展开,至11月23日结束,很重要一个原因是11月份由国际足联指定的女足国际比赛窗口期是从11月24日开始,至12月5日结束。中国女足国家队可以不征调武汉江大女足的球员,但不能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征召参赛的球员。于是,女足姑娘们就不得不在全运会结束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武汉征战亚冠。
更为重要的是,武汉江大女足代表湖北征战全运会,各个地方体育局对全运会的重视程度无需多言,所以需要全力以赴争取好成绩,而且也最终打进了决赛,所以直至15日才结束赛事。但武汉江大征战亚冠则是代表国家出战,也需要为中国女足争光。内卷与外战,孰轻孰重?丝毫无需多言,但问题恰恰就在于此,作为武汉江大女足而言,既不能放弃全运会,也不能放弃亚冠。这种矛盾之中,就让女足姑娘们不得不承受更多,女足姑娘们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于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中国足球的各级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协调赛事的赛程?这一问题也出现在“熊猫杯”上,其实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phil-zz
就是不想解决,可以吧?! [大笑][大笑]
LittlePink
很简单啊,和世界杯同一时间就行了,又能蹭蹭热度,又不影响其他比赛,反正国足进世界杯几率也不大
ζ夕颜若沐ψΩ
都一样,对实力提升和锻炼价值没什么区别,只要利益分配合理就行了!
用户10xxx12
又是足球来凑热闹,非全运会年,让你准备充分,成绩又怎样了???????
STRONG
照顾足球,要不要照顾乒乓球?篮球?拳击?击剑?……全运会,不是中超联赛和亚冠冲突这种,不可能为了某一项运动大调整,也到不了需要关注所有的小项目比赛而设置赛程规避
veraqin
你的意思是怎么解决,以后全运会不办了[捂脸哭]马上就结束了,四年才一次,能有多大的影响[红脸笑]
炫赫门粉头
全运会4年一届能给其他赛事造成多大的后果? 有这功夫想想怎么改成跨年赛制吧
xiangdandan
糊涂啊,孰重孰轻分不清吗,也不看看开幕式谁来了
snake`~~
参考奥运会,限制年龄或者限制注册球员数量,就ok了
千夏i
马姓记者一直就是个情绪对立的制造者
田田琪儿
解决起来太费脑子了,还是不解决了吧
我是饭奎巴吒葵
这种比赛不建议中超、中甲职业球员去打比赛。
红阿狸的白胖次
一个友谊赛,来不了找其他年轻的孩子啊,多考察一些人锻炼很好啊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日本球员愿意低薪留洋欧洲二三级联赛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足协和J联赛的政策设计,通过严格限制本土薪资和鼓励留洋,为球员提供职业发展动力和长期收益机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政策驱动:薪资限制与留洋激励 本土薪资严格受限:J联赛对年轻球员实施C类合同,年薪上限仅38万人民币(约合普通上班族水平),且禁止接广告代言,迫使球员为更高收入寻求海外机会12。 留洋归国后薪资大幅提升:日本足协规定,留洋球员回国后可获显著涨薪,形成“低薪留洋—高薪回流”的良性循环,直接激励球员挑战欧洲联赛12。 二、职业发展:竞技水平与个人成长 提升竞技能力:欧洲二三级联赛(如德乙、西协甲)竞争强度高于J联赛,能帮助球员快速成长。例如,田中碧(租借德乙杜塞尔多夫)、伊藤洋辉(加盟德甲斯图加特)等案例显示,留洋是进入顶级联赛的跳板3。 建立欧洲关系网:日本足协在欧洲设立办公室,推动年轻球员集体留洋,以构建“人才根据地”。如藤田俊哉所述,这有助于日本足球在欧洲形成长期影响力3。2024年中日韩欧洲二三级联赛人数:日本约160人,韩国约60人,中国几个而已。我们国内高薪球员不大愿意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