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结束后,日网友对中方代表的表现很不满:中方双手插兜太无礼! 11月18日的

洞察观史 2025-11-19 16:47:04

会谈结束后,日网友对中方代表的表现很不满:中方双手插兜太无礼! 11月18日的中日磋商刚结束,日本媒体就炸了锅,头版头条全是相关新闻,可有意思的是,日本网友压根不关心谈了啥合作、解决了啥问题,一门心思盯着中方谈判人员“双手插兜”的姿势骂,说这是傲慢无礼,甚至喊着“不想认错就别来”,这抓小放大的本事,真是让人开了眼。 咱先把这事的前前后后捋清楚,这场会谈不是临时起意,11月17日的时候,日本外务省的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就紧急访华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来“灭火”的,至于灭啥火,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猜到,肯定是之前日本在一些问题上搞了小动作,才急着来沟通。 中方安排刘司长出面接待,会谈结束后就流出了现场照片,照片里刘司长双手插兜,金井正彰则站得笔直,这下日本网友的情绪就上来了,评论区里全是“没礼貌”“不尊重人”的抱怨,可他们偏偏忘了,外交场合的姿态从来不是随便摆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藏着立场和态度。 有人可能会问,双手插兜真的算不礼貌吗?咱平常见朋友、谈生意也不会这么做啊。可外交场合真不一样,这不是朋友聊天,是带着国家立场的沟通,刘司长这姿态,说白了就是一种“信号”——咱们对之前日本的某些做法很有意见,今天是来谈问题的,不是来陪笑脸的。 这种用姿态传递立场的方式,在外交场上太常见了,不是针对日本,更不是所谓的“傲慢”。就像咱们普通人跟人吵架,要是理直气壮,腰板自然挺得直;要是理亏,说话都不敢大声。外交场合的姿态,就是国家立场的“身体语言”。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网友的“双重标准”,2023年有次日美会谈,日本代表站着的时候手插在裤兜里,当时日本网友咋不说无礼?反倒夸“姿态放松有气场”,到了中方代表这儿就变了味,这说白了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咱再说说文化差异这事儿,日本人对礼仪细节看得特别重,正式场合站着就得双手放两侧,可咱中国的外交礼仪更讲究“形随于心”,态度坚定不代表没礼貌,姿态放松也不意味着不重视。就像家里长辈跟人讲道理,手插着腰说也照样有威严,没人会说他没礼貌。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被“双手插兜”带偏了,没人关注会谈的核心内容。根据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发言,这次会谈中方明确指出了日方近期一些做法的不当之处,也聊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可能性,这些关系到两国老百姓实际利益的事,日本网友反倒视而不见。 你们想想,要是两家公司谈判,一方之前偷偷搞了小动作影响合作,另一方谈判时态度严肃点,难道不是很正常?总不能人家坑了你,你还笑着说“没关系”吧?外交场上要是讲这种“客气”,国家利益谁来维护? 日本网友骂“无礼”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国家做了啥。会谈前日本在半导体出口、海域问题上搞了不少小动作,中方多次提醒都没当回事,现在中方用姿态传递立场,倒成了“不礼貌”,这道理讲得通吗? 咱换个角度看,要是中方代表全程笑脸相迎、双手贴裤缝,日本网友会不会又说“中方立场不坚定,好欺负”?外交这事儿就是这样,你软了别人就觉得你好拿捏,态度鲜明才能让对方重视你的诉求。 其实不管是双手插兜还是站得笔直,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真正重要的是会谈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维护国家利益。11月18日的会谈里,中方明确了底线,这才是最该关注的重点,总盯着一个姿势吵来吵去,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外交场上从来没有“完美姿态”,只有“明确立场”。这次中国外交部谈判人员姿势可能不符合日本网友的礼仪习惯,但却准确传递了中国的态度——不能突破底线;沟通可以,但得拿出诚意。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比装出来的“礼貌”管用一百倍。 参考信息: 红星新闻——2025-11-18来华磋商日本外交官离开北京 网易新闻——2025-11-19日本媒体恐慌:中日磋商无果,紧张或长期化,日评论员日本完败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