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白芷振阳气,驱湿气,打通气血白芷不是白纸,是一种有

飞翔说健康 2025-11-19 19:34:26

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白芷振阳气,驱湿气,打通气血白芷不是白纸,是一种有特殊香气的中药,它的根是白色的,芷是芳香的意思,这就是白芷名字的由来。白芷应用的最佳部位是阳明经,阳明经经过胃肠、鼻翼、前额、牙齿。白芷能散风寒,止痛通窍。所以,白芷常用的地方,一是鼻塞流涕,二是牙痛,三是前额头痛,四是胃痛。一、白芷传统功效1、风寒感冒白芷能祛风解表,常用于外感风寒感冒。但白芷的散寒发汗的作用较弱,但以止痛、通窍见长,而且能燥湿,所以,更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肢体酸痛比较严重,或鼻塞流涕的情况。用于风寒感冒的代表方九味羌活汤(中成药九味羌活丸),白芷与羌活、防风、细辛等同用,用于感冒头痛,颈背酸痛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白芷还可以外用,如《太平圣惠方》以生姜汁调白芷粉末,涂太阳穴,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怕冷、发热、头痛、流清涕等症状较轻的情况。2、全身各处疼痛白芷止痛作用较强,应用很广,凡是风、寒、湿所致气血阻滞引起的疼痛都能选用,可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常用于头痛、腹痛、身体关节酸痛等。(1)头痛白芷常用于阳明经头痛,这类头痛位置往往是前额及眉骨疼痛。用于头风痛、偏头痛,单用有效,如都梁丸,仅白芷一味药。现在的中成药都梁丸,组成略有区别,是白芷和川芎两味药组成,用于风寒引起的鼻塞不通,偏正头痛,头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遇风寒诱发或加重等症状。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或白芷配伍川芎、羌活、细辛等药,则各走一经,祛风止痛力量更好,如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服用时用茶水调服,用于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头晕鼻塞等症状。(2)牙痛《本草纲目》记载,白芷可用于“齿痛”。以白芷、吴茱萸浸水漱口,可用于牙痛。牙龈肿痛,多由风热胃火或虚火上炎所致,白芷与泻火药组方,可标本兼治。如以白芷薄荷、野菊花等含漱,可使牙痛缓解。(3)胃痛白芷性温,可入胃祛寒止痛,常用于胃寒胃痛,遇冷痛加重,得暖痛缓解。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只有两味元胡和白芷,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风湿关节痛白芷对风湿关节疼痛也有止痛效果,可配祛风湿药。如风湿定片(白芷、徐长卿、八角枫、甘草)、风湿定胶囊(白芷、八角枫)均以白芷配伍祛风湿药,祛风湿止痛。3、鼻塞、鼻炎、鼻窦炎(鼻渊)白芷芳香通窍,可用来改善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内服外用均有效。白芷配辛夷、苍耳子、薄荷,即苍耳子散,用于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流涕不止。中成药通窍鼻炎片,包含苍耳子散+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用于鼻塞,流涕,前额头痛,及表虚不固兼有风邪的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湿浊内阻白芷还有燥湿的功能,可以用于多种湿浊内阻证,对寒湿者更为适宜。代表方藿香正气散(中成药藿香正气水),白芷配藿香、陈皮、厚朴等,用于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胃肠型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闷胃满、胃胀腹胀、呕吐腹泻。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皮肤病、美容白芷祛风燥湿止痒,可用于风疹瘙痒、白癜风、银屑病、面部色斑等皮肤病。如《医宗金鉴》消风玉容散(绿豆、白芷、菊花、白附子),用于面部风疹,又痛又痒。祛斑洁面的保健美容方中,也经常使用白芷。如《肘后备急方》令面白如玉色方、《千金翼方》面膏方、《东医宝鉴》玉容西施散、《外科正宗》玉容散等。现在比较流行的七子白面膜,就是用白术、白芷、白及、白蔹、白芍、白茯苓、白珍珠(一说白僵蚕)7味药材制成的美白祛斑面膜。二、黄药师小贴士:白芷使用注意1、白芷温燥性强,阴虚血热者慎用。2、服用白芷过量,易引起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血压升高等。大剂量使用白芷时,应谨慎,先从较小用量开始,逐步增加。

0 阅读:0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