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合肥有个事儿闹得挺大:一个女大学生聂女士,半夜回家发现钥匙忘带了,赶紧在

吃西瓜小娱记 2025-11-19 20:46:48

最近安徽合肥有个事儿闹得挺大:一个女大学生聂女士,半夜回家发现钥匙忘带了,赶紧在平台上找了个开锁师傅。结果师傅来了之后,先是用卡片捅了捅门,说打不开,接着就开始“加戏”——说要破拆门锁,得换新锁芯,还得收公司规定的“上门费”“工具费”。半小时下来,账单直接飙到4170元!聂女士一个学生,大半夜的又不敢跟师傅硬刚,只能咬着牙把钱付了。后来这事儿被她发到网上,网友都炸了锅,说这是“天价开锁”,比抢钱还狠。 其实类似的事儿,咱们身边没少发生。去年有个朋友,家里锁坏了,找了个路边摊师傅,对方上来就说“你这锁得换,不然不安全”,结果换完锁收了800块,后来一打听,市场价也就200。还有更离谱的,有人被师傅忽悠着换了“高级锁”,结果用了一个月就坏了,找师傅理论,对方直接拉黑不认账。这些“开锁陷阱”,说白了就是利用大家“怕麻烦”“怕不安全”的心理,先报价把你骗过来,再一步步加价,等你反应过来,钱已经掏了,门也拆了,只能认栽。 聂女士这事儿最让人心疼的地方,是她一个女孩子,大半夜的独自在外租房,遇到这种情况,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她不是不知道4170块贵得离谱,可她更怕师傅一生气,做出什么更危险的事儿。这种“安全焦虑”,其实很多独自在外的人都有——尤其是女生,晚上回家怕黑,遇到陌生人怕被骗,遇到突发情况更怕没人帮忙。这种时候,哪怕知道对方在坑人,也只能先妥协,毕竟“人身安全”比钱重要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天价开锁”为啥能存在?说到底,还是行业监管太松。开锁这行,技术门槛不高,但风险不小——毕竟涉及家庭安全。可现在很多开锁师傅,没资质、没培训,随便买个工具就能上岗,价格全凭“看人下菜碟”。年轻人、独居女性、老人,这些“好欺负”的群体,就成了他们重点“收割”的对象。更气人的是,有些平台为了赚佣金,对师傅的资质审核特别松,甚至明知对方报价虚高也不管,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好在聂女士最后和商家和解了,具体怎么解决的没说,但至少这事儿闹大了,能让更多人警惕。最后想问问大家:你遇到过“天价开锁”吗?或者,你觉得该怎么避免这种陷阱?评论区聊聊吧,你的经验可能帮别人少花冤枉钱!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事件来源:四川观察)

0 阅读:1202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75

用户14xxx75

2
2025-11-20 02:01

你愿意给傻子才不要呢。

吃西瓜小娱记

吃西瓜小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