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整个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高达360万件!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有商周的青铜器,魏晋的佛像,历代文人的书画,宋元明清的瓷器,数不胜数。 日本鬼子抢文物可不是“顺手拿两件”,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大屠杀”,1937年全面侵华后,他们专门搞了个“金百合计划”,军方牵头,拉上一帮考古学家、文物专家,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对中国文物进行“地毯式搜刮”。 在沈阳故宫,他们列好清单,青铜器、古籍分开打包,装了1879箱;南京大屠杀时,士兵们冲进老百姓家,抢唐铜镜、战国陶壶,军官还挨个检查,挑好的往回带。 山西的古墓、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全被他们挖出来运走;连明十三陵这种皇家陵寝都不放过,佛像都被“剖腹开膛”,就为找藏在里面的宝贝。 1968年建的东洋馆,就是日本给抢来的文物盖的“展示柜”,这馆里的陈列特别讽刺:从中国最早的良渚玉器,到明清的书画,参观路线把中国文物发展史全串起来了,好像这些宝贝“天生”就是日本的。 可展品标签上“来源不明”四个字,直接暴露了他们的心虚,比如,北魏的石雕菩萨头,明确记载是从龙门石窟抢的,展签却只写“传世品”。 王羲之的《丧乱帖》被日本当“国宝”供着,可谁提过它是抢来的?这种“学术包装”,说白了就是给抢劫行为找遮羞布。 每次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看中国展区,心里都堵得慌,那些本该在故宫、敦煌、龙门石窟的宝贝,现在被锁在异国的玻璃柜里,像被扔出来的孩子,跟自己的“妈妈”断了联系。 更气人的是,日本一边用这些文物赚门票钱,一边嘴硬说“收藏合法”,甚至把部分文物当“国宝”,好像抢东西还能被时间“洗白”? 但历史不会说谎,360万件文物流失,损失的不只是钱,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每片甲骨、每尊佛像、每幅画,都刻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是咱们民族的记忆。 日本要是真想跟中国搞好关系,就该正视历史,主动把文物还回来,这不是“施舍”,是对文明最基本的尊重。 好在咱们没放弃追索,民间志愿者到处查资料,政府跟日本交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咱们也推动,国内保护文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人明白:文物回家,不是要饭,是讨回公道!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更多宝贝回家,它们本来就属于创造它们的文明,这是文化的基本权利,也是历史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