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87岁的老人名叫王泽山,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日常开着一辆普通家用轿车衣着朴素,却在火炸药领域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谢谢] 火药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但现代火炸药技术曾长期落后,王泽山1935年生于吉林,童年经历让他深知国家强大的重要性,1954年他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全班唯一选择火炸药专业的学生。 此后六十余年,他扎根这一领域,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他成功将废弃火炸药转化为可用资源,90年代他发明的低温感技术解决了武器性能受温度影响的百年难题,2016年他研发的等模块装药技术使我国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 科研工作中,王泽山常年坚守试验一线,每年近一半时间,他都在各地试验场奔波,即使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里,这位八旬老人依然亲自指导实验。 生活上他始终保持简朴作风,出差时常选择普通招待所,还将国家奖励的105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学校,用于人才培养。 面对外界对他生活方式的疑问,王泽山表示更享受科研工作带来的充实感,他培养的90多名博士如今都已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用他的话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最大的幸福,”这种专注与坚持,或许正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在各自岗位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方式,你在自己的领域有什么坚持和收获? 很多网友表达钦佩,“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大家认为王泽山院士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国家的脊梁”,正是有了像他这样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才有了今天“厉害了我的国”的自豪感。 对于王院士将物质生活降到极致,将科研追求推到极致的态度,有人称赞他是真正“讲究生活,讲究科研”的典范。 特别是他晚年仍一年有近一半时间待在条件艰苦的野外试验场,以及将10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用于科研的故事,让无数年轻人心灵受到震撼,这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让他们明白了谁才是真正值得追的“星”。 读了王泽山院士的故事,您认为在当今时代,什么样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和传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信源: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