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不可耐,给贝森特下了一个要求,赶紧打电话去“催一催”中国! 在与沙特王储的会谈中,特朗普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那就是中美两国的农产品采购,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特朗普在沙特王储面前撑起来的“一切按计划推进”的架势,说到底就是想在中东盟友跟前保住美国贸易主导者的面子,可私下里那股子急劲儿,早把美国农产品贸易的真实窘境漏了底。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所谓的“计划”早成了嘴上的空话,能把美国豆农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中国订单,压根没按他想的节奏兑现。 贝森特接到这个命令,脸色八成好不到哪儿去。这位一直说自己“生在豆农家庭”的财政部长,最近正被美国农业的烂摊子缠得没辙。他前几天还在媒体上倒苦水,说中国买美国大豆的量几乎跌到了零,偏偏今年美国大豆收成是二三十年来最高的,双重压力夹着,美国农业直接陷入了一场“完美风暴”。 贝森特心里门儿清,特朗普这通催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更清楚,中国买家停购美国大豆绝非碰巧。 美国大豆至今还背着13%的高关税,这个税率直接让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站不住脚。 巴西大豆不光关税更低,价格也比美国大豆便宜一大截,中国买家当然会挑性价比高的买。更关键的是,中国前几个月已经从巴西、阿根廷进了大批大豆,国内库存够足,压根没必要急着从美国进口。 美国豆农的绝望情绪正一个劲儿蔓延,这股情绪把特朗普搅得坐不住。 伊利诺伊州第五代农民约翰·巴特曼已经公开怼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说这政策就像一把“打谁都中”的霰弹枪,把整个州拖进了严重的“农业贸易危机”,不少豆农每英亩亏了100到200美元。 马里兰州72岁的老农夫大卫·伯里尔更直接,他明说对贝森特很失望,这位以前铁了心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坦言,美方那些强硬招数对中国根本没用,想逼着中国买更是异想天开。 美国农场局联合会统计显示,2024年有200多个美国农场申请破产,2017到2022这五年里,美国一共少了14万多个农场,过去两年又多消失了2万个。 大豆价格从2022年到现在跌了58%,玉米价格也跌了54%,这么大的跌幅,直接让不少中小农场主翻不了身了。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更狠,预估到2025年10月,美国农民对华大豆出口的损失会达到57亿美元。 这些数据跟针似的扎在特朗普心里,因为他太清楚美国豆农的政治分量。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州一直是共和党的票仓核心,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这些大豆主产地的选票,直接能左右选举结果。 眼看着越来越多豆农从支持者变成批评者,不少共和党议员也开始给他施压,特朗普自然急着让贝森特去催中国,想靠短期订单把这些关键选民稳住。 特朗普的小算盘打得精着呢,可他偏偏忘了最基本的市场规矩。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渠道早就多了,除了国企,大批民企和外企采购时只看市场利益。没哪家企业会放着便宜的巴西大豆不买,偏要去买加了高关税的美国大豆亏本。 就算是负责政策性采购的国企,采购量也有限,根本撑不起美方说的“这一季1200万吨、未来三年每年2500万吨”的海量目标。 中方的态度早通过行动和回应说透了。10月底那三批大概18万吨的美国大豆采购,更像是释放善意的信号,说明中方愿意推进中美贸易关系往稳了走,但这不代表中方会违背市场规律强买。 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之前的回应藏着话,他只说农产品贸易是磋商的成果之一,对具体采购计划半个字不提,这态度背后的意思很清楚:美方不先把不合理的关税取消、履行自己的义务,想让中方单方面多买,根本就是做梦。 贝森特其实也试过用强硬态度施压,他之前还抹黑中方代表的发言“带煽动性”“没礼貌”,可这种强硬招数除了让中方反感,一点用都没有,反倒被美国豆农骂了一顿。 被逼得没办法,他后来只能放低姿态,在节目里说中国停购让他“心里难受”,还扯出所谓的“实质性框架”来安抚大家,可这种没实际内容的话,根本骗不了天天守着粮仓的美国农民。 特朗普催得越急,越能看出美国在贸易谈判里的被动。他觉得靠政治施压就能让中国让步,却忘了中国早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接条件的国家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有的是底气挑供应商,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早就借着美国加关税的机会,稳稳占了中国市场的不少份额。等明年1月巴西新一季大豆上市,美国大豆的市场空间只会被挤得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