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在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有分歧的,但只有一个是中美都一致的。就是如果中美无法避免要一决高下时,我相信中美都会不约而同的把战场设置在日本上。 日本这地方说白了就是块完美的棋盘,位置卡得太绝了。它孤零零悬在太平洋西边,离中国海岸线也就几百公里,离美国在关岛、夏威夷的基地却隔着老远。 对中国来说,在日本动手等于把战火挡在家门外,还能顺便测试下自己的远程打击能力。 对美国而言,日本本土驻着好几万美军,横须贺港里还停着航母,这地方本来就是它亚太战略的桥头堡,在这打仗等于主场作战,后勤补给都方便得多。 更别提日本那密密麻麻的军事基地,从三泽到冲绳,简直是为大国对抗量身定做的战场。 再看看日本自己的处境,那叫一个尴尬。夹在中美中间,经济上靠中国市场,安全上靠美国保护,想当墙头都找不着墙头。 真要打起来,日本根本没资格说"不"。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协议写得明明白白,美军可以随时用日本的设施搞军事行动,连日本政府都拦不住。 中国这些年发展的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覆盖日本全境那是轻轻松松,到时候导弹往这边一飞,日本想躲都没地方躲。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美博弈的缓冲带,甚至直接变成战场。 军事上日本更是个现成的靶子。别看它自卫队装备挺唬人,什么F-35战斗机、"宙斯盾"驱逐舰,真要跟中美这种级别的玩家过招,根本不够看。 它的防空系统虽然先进,但面对中国饱和式导弹攻击或者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压倒性火力,撑不了几天。 更别提日本本土狭小,缺乏战略纵深,重要工业基地和人口中心全挤在沿海一带,几轮精确打击就能瘫痪整个国家。 中美两国要是真打起来,肯定会优先抢夺制空权和制海权,日本这些军事设施自然就成了头号目标。 经济因素也让日本成了不二之选。中国是世界工厂,美国是消费大国,两边打起来经济肯定要遭重,但相比之下日本更惨。它的经济高度依赖进出口,原材料要从中东运,成品要往欧美卖,海上运输线一断,经济立马休克。 中美可以在本土继续生产军火,日本却连造坦克的钢铁都得进口。这种脆弱性让它在战时毫无抵抗力,只能任由大国在自己土地上较量。而且日本还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半导体、汽车零件这些关键产业要是被毁,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反而能成为中美谈判的筹码。 历史问题也让日本成了天然的战场。二战时日本在亚洲犯下的罪行至今没清算干净,周边国家对它都心存戒备。真要打起来,中国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是"清算历史遗留问题",美国也能打着"维护战后秩序"的旗号介入。 日本自己呢?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毕竟它现在是唯一挨过原子弹的国家,国际社会对它搞军事扩张本来就敏感得很。这种历史包袱让它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战场的命运。 再看看两国的军事部署,简直就是为在日本打仗准备的。美国在日本驻扎着5万多名军人,横须贺有航母,岩国有F-35B中队,冲绳更是军事基地密布。 中国在沿海地区部署了大量的火箭军和空军部队,各种型号的导弹对准日本方向。两边平时就在这搞军演、搞侦察,地形摸得比自家后院还熟。 真要打起来,都不需要重新部署,直接就能开干。这种军事上的既成事实,让日本成了最顺理成章的战场。 日本民众的态度也很有意思。表面上喊着和平主义,真要打起来估计也反抗不了。年轻人对政治冷漠得很,老年人又怕战争,整个社会缺乏凝聚力。中国可以搞宣传说这是"解放受压迫的日本人民",美国也能说"保护民主盟友",反正怎么编都行。 日本自己呢?连像样的国防动员体系都没有,真要疏散几千万人口都手忙脚乱。这种社会状态让它在战时不堪一击,只能任人宰割。 气候和地理条件也让日本成了理想战场。它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便于海军和空军展开行动。 不像在欧亚大陆打仗还要考虑陆地边界问题,在日本打就是纯粹的海空对决,更符合现代战争的特点。 而且日本多山地,适合打游击战和特种作战,中美两国的特种部队早就把这地方当训练场了,地形熟悉得很。这种地理优势让大国更愿意在这较量。 最后还得说说国际社会的反应。日本虽然是G7成员国,但真要被当成战场,欧洲国家肯定不会为了它跟中美硬碰硬。 俄罗斯说不定还会趁机在北方四岛搞点小动作。周边国家像韩国、东南亚,估计会保持中立,甚至暗中希望两败俱伤。 这种国际环境让日本成了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谁也不会为了它牺牲自己的利益。中美都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在这掰手腕。 说到底,日本成为中美潜在战场不是偶然,而是地缘政治、军事部署、经济利益、历史问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