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过?湖南长沙,女子欠下网贷46万余元,因无力尝还,迫于家庭和网贷平台的压力,

蜜蜂说社 2025-11-23 00:07:38

谁之过?湖南长沙,女子欠下网贷46万余元,因无力尝还,迫于家庭和网贷平台的压力,她给丈夫发了一条遗言“不用拿你的命还,我拿自己的命还”之后,在5岁儿子面前喝下一整瓶农药,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女子离世后,家人难以接受,不知道找谁负责。 严悦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高阳负责挣钱养家,而她负责在家照顾孩子,一家4口其乐融融。 然而这幸福的生活在2022那一年悄悄在改变,因为高阳从事的行业业务萎缩,他的工资也急剧减少,一年也只能拿回家里3万左右。 这也就算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来又被熟人骗走10万元,最终只能变卖所有个人名下能卖的财产偿债。 可那些钱根本不够还债,即使拆东墙补西墙,但还是无可避免地成了信用黑户。 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日常开支都要钱,怎么办呢?严悦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靠借贷来维持花销。 开始的时候,她从银行贷了20万,后来为贴补家用、交学费,她办了多张分期信用 卡,又向某平台借了7万多元。 借了这么多钱,仅靠丈夫高阳的工资根本不够偿还,而女子想工作又不能,她非常的烦恼。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严悦和丈夫有的时候谈到债务问题就产生矛盾。 严悦觉得她并没有什么错,借的钱都用在孩子和家庭中,有时候她抱怨丈夫没有用,要不是他挣不到钱,她会借这么多钱吗? 她最受不了的事,她一心一意为家庭,结果丈夫还埋怨她花钱多,有的时候高阳心烦,一想到这么多债,就会抱怨是不是要用命去还。 后来,因为花销大,挣得少,慢慢的债务越来越多,每个月要还好几千,高阳的工资根本不够还,有些贷款就逾期了。 严悦着急啊,可她却毫无办法,只能接受贷款平台的催款电话和短信。 每一次电话铃响,严悦都是提心吊胆的,她都不敢接,害怕对方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电话不接,对方就发短信,时不时发来催收短信。 每一次的催收短信,都在提醒严悦所欠的钱,让她的压力一次比一次重,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那一段时间,很需要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可她不敢和娘家说,怕父母担心。 高阳他也同样面临着压力,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去照顾妻子的感受。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网贷平台的催收短信就像催命符,敲碎了严悦最后的心里防线。 2025年7月9日15时11分,严悦给丈夫高阳发了一条微信,内容是:不用拿你的命还 我拿自己的命还。发完信息后,她望着客厅中手里拿着玩具、只有5岁的儿子,喝下了一整瓶敌敌畏。 15分钟后,孩子要找妈妈,来到房间发现母亲倒在房间里,口吐白沫,他寻求了帮助。 虽然严悦很快被送去医院,但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在抢救期间,网贷机构的催收信息仍在不停地发来。据统计,当天她的手机里收到的催收短信超过30条。 对于严悦的自杀身亡,她的家人难以接受,觉得和网贷机构有关系,但又不知道找谁负责。 11月12日,高阳请假回到县城领取事发后的 《报警案件登记表》,其表示这作为日后可能的维权依据。 也许严悦的家人认为其自杀和网贷机构的催收有关,日后可能要这些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些贷款机构是否要为严悦的自杀负责,这要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严悦作为成年人,借款应该量力而行。而贷款机构的利息一般也是比较高的,但其利息没有超过规定,他们不存在违法放贷。 他们放贷的目的就是盈利,向严悦这样的贷款人,逾期了平台肯定是要催收的,他们催收并没有不妥。 如果是正常催收,他们应该不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他们催收短信存在威胁之意,想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不大可能。 严悦的悲剧,您认为贷款平台有责任吗?

0 阅读:52
蜜蜂说社

蜜蜂说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