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在四川凉山那趟承载着彝族同胞

夏日朗晴 2025-11-24 09:09:58

最近,一则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在四川凉山那趟承载着彝族同胞生活希望的5633次公益“慢火车”上,一群游客的举动,彻底打破了车厢里原本的宁静与和谐。 这趟“慢火车”可不简单,它在大凉山腹地穿行了55年,全程票价只要12.5元,还允许乘客免费带3只家禽上车,车厢里甚至有专门的牲畜车厢。它就像一条流动的生命线,每天载着七八百名彝族群众,穿梭在崇山峻岭间,是他们出行、售卖农产品的“民生专列”。 可就在11月18日,这趟充满温情的列车上,却上演了一场让人愤怒的“镜头霸凌”。二三十名中老年游客,人手一部摄像机,一上车就开始“扫射式”拍摄。他们的镜头,对准了车厢里身着传统服饰的彝族老人。一位穿着特色服饰的阿婆,被围得严严实实,坐在座位上满脸不适,嘴里不停嘀咕“怎么一直在拍”,可那些游客就像没听见一样,镜头一个劲儿往跟前凑。另一位背着背篓的阿婆,被拍得实在难受,转身捂脸直言“不要拍”,可游客们不仅没停,还有人打开闪光灯,直晃老人的眼睛。 看到这一幕,同车的刘女士气得不行。她说,这些游客完全不顾及老人的感受,拍摄前不沟通,不征得同意,就仗着老人语言不通、不会强硬拒绝,肆意妄为。更让人无语的是,列车员路过时,不仅没制止,还调侃了一句“你们这些长枪短炮”,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件事,真的让人很气愤。这些游客打着“记录人文”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消费和冒犯彝族同胞。他们把少数民族群体当成了可以随意拍摄的“文化符号”,忽视了老人作为人的尊严。这种行为,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单方面的剥削和压迫。在权力不对等的场景里,拍摄行为天然就带有剥削性。当被拍摄者明确表达不适时,继续拍摄已经涉嫌违法。可这些游客呢,却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我们常说,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感受。可在这些游客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尊重。他们只想着满足自己的猎奇心,却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老人带来多大的伤害。这种“镜头霸凌”,不仅伤害了彝族同胞的感情,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出门在外,做人得有底线。尊重别人,是最基本的道理。别觉得人家老实,就肆意拿捏;拍照再上瘾,也不能越界。文明,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话,而是做事留分寸、待人懂尊重。 大家说说看,对于这种“镜头霸凌”的行为,你们怎么看?是不是也觉得这些游客太过分了?咱们一起聊聊,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没有藏身之地! (案例来源:潇湘晨报)

0 阅读:61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