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现在估计挺后悔的,后悔什么?她后悔的不是加入国民党,也不是竞选主席时缴纳的那笔高额保证金,而是发现自己变成了“维持现状”的代言人,渐渐远离了最初两岸统一的初心。 郑丽文刚当上国民党主席那阵儿,正是要稳住阵脚的时候,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本想好好定个调,结果一句 “国民党也没放弃武力保卫台湾”,直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她心里肯定清楚,这话一出口,跟民进党喊的 “以武拒统” 差不了多少,可话已经收不回来了,岛内舆论吵翻天,那些曾经认可她为两岸同根同源站台的人,这会儿都得寒了心。 以前她可不是这样,提起两岸总是说一家人,强调同根同源,觉得统一是早晚的事儿,那股子坚定劲儿,不少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可现在呢,坐在国民党主席这个位置上,说话办事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心意,得掂量党内的各种声音,还得防着民进党给扣帽子。 国民党内部本来就不太平,深蓝派盯着两岸统一的根本,本土派又总担心被说软弱,她夹在中间,想两头都讨好,结果就是两头都不讨喜,说 “武力保卫台湾”,其实就是想堵住民进党 “亲中卖台” 的嘴,怕被贴上软弱的标签丢了选票,可这么一来,就把自己当初的立场给丢了。 她肯定夜里睡不着的时候琢磨过,这到底值不值?为了稳住一个主席的位子,把最开始的那份初心都给磨没了,成了一个左右摇摆的 “维持现状” 代言人,这哪是她当初想走的路啊。 两岸的事儿本来就复杂,台湾就那么大地方,2300万人的日子跟两岸关系紧紧绑在一起,真要是打起来,像她说的那样,不是哪个人遭殃,是整个台湾都得受重创,晶片厂停了供应链就回不来了,外资跑了就再也留不住了,高龄化社会一受冲击更是塌半边天。 这些道理她不可能不懂,以前她总说两岸要和解要对话,现在却绕着统一这个根儿谈 “武力保卫”,自己都得觉得拧巴。 她从民进党那边转过来,又在国民党里一步步往上走,跨阵营的经历让她特别懂怎么在夹缝里求生存,可生存的代价就是不断妥协。 国台办明明说了不承诺放弃武力是针对 “台独” 分裂势力,她却顺着这个话头往 “保卫台湾” 上引,就是想在岛内舆论里找个安全区。可她忘了,妥协得有底线,初心这东西一丢,想捡回来就难了。 现在她怕是一听见 “两岸统一” 这四个字就心里发沉,回头看看自己当初为两岸同根同源站台的样子,再对比现在被人指着说跟民进党一个调子,这滋味能好受吗? 国民党以前靠着 “九二共识” 让两岸有过那么多年的和平发展,她上台前也说过 “九二共识” 能带来和平,结果刚坐稳就改了口风。 不是她不想坚持初心,是国民党内的分歧、岛内的政治压力,还有选举的考量,把她推着往 “维持现状” 上走,走着走着就成了那个代言人。 她也知道 “维持现状” 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两岸就该是一家人,统一是大势所趋,可坐在那个位置上,说话做事都身不由己。 想推动和平对话,又怕被骂软弱;想提统一,又怕丢了选票,最后只能在中间晃悠,把自己活成了矛盾的样子。 这种后悔不是一时冲动,是看着自己偏离轨道越来越远,却又没法轻易回头的无奈,那些曾经支持她的人,现在可能都在议论她变了,她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不是变了,是被现实磨得没了当初的底气,这种清醒的后悔,比糊涂着过日子更让人难受。 她要是再想想台海的未来,想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就更得后悔,怎么就把自己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活生生把当初的初心给丢在了半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