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为日本张目的言论,不仅中国大陆人民愤慨,连台湾一些人都痛斥!一个最多只能算餐桌上的牙签的“国家”,有何资格叽叽喳喳! 11月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黄循财那番“劝和”言论听得人火冒三丈。他大谈东南亚已“搁置历史”与日本携手,转头就呼吁中国也“克制”,字里行间都在为日本的挑衅打圆场。 可他偏偏忘了,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从来不是中国。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把台湾划入日本“安保范围”,这种突破底线的挑衅,换哪个主权国家能忍? 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的座驾车牌“37-77”,赫然对应着卢沟桥事变的时间节点。这种明晃晃的历史挑衅,黄循财却选择性失明,反倒要求受害者“放下过去”。 台湾网友的痛斥半点没客气:“忘了新加坡二战时被日军屠城的苦难吗?现在为侵略者张目,简直数典忘祖!” 是啊,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那场臭名昭著的“大检证”,多少华人倒在屠刀下,这血债难道说忘就能忘? 黄循财口口声声说日本“想降温”,可事实呢?日本派来的官员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反倒要求中国取消反制措施。这哪里是降温,分明是蹬鼻子上脸! 他还吹嘘日本是“东南亚最可信赖的安全伙伴”,这话恐怕连东南亚国家自己都不信。日本在东南亚砸钱搞投资,不过是用经济利益换政治空间,那些被侵略的伤痛,从来没真正愈合。 把东南亚“经济换稳定”的妥协,硬套到中国身上,简直是逻辑混乱。中国反对的不是历史,而是日本现任政府的现实挑衅——当别人把刀架到家门口,所谓“放下历史”不过是劝人束手就擒。 新加坡自己是二战受害国,如今却帮着另一个加害国说话,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彻底暴露了其外交立场的投机性。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安全上又依附美日,便想两头讨好,却忘了底线不能含糊。 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美国特朗普都不愿被日本绑上战车,直言“盟友不一定是朋友”,美军还撤走了驻日的“堤丰”导弹系统。俄罗斯更是直接批评日本右翼“忘记历史教训”,唯有新加坡跳出来为日本背书。 两岸同胞之所以同仇敌忾,是因为大家都懂一个道理: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置喙。黄循财一边说着“尊重主权”,一边纵容日本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双重标准实在令人不齿。 他大概忘了,新加坡国土面积不过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六百万,在国际舞台上本应谨守中立。可如今却妄图用“牙签”般的体量,撬动大国利益格局,未免太自不量力。 所谓“搁置历史”,从来不是让受害者忍气吞声。当年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是出于和平善意,而非没有底线的纵容。当日本右翼重拾军国主义野心,我们必须亮剑,这不是记仇,是守护和平的底线。 黄循财的言论不仅没能缓和局势,反而助长了日本右翼的嚣张气焰。如果挑衅者得不到惩戒,受害者还要被指责“不够克制”,那亚洲的和平秩序将荡然无存。 新加坡总想扮演“区域调解者”,但调解的前提是明辨是非。连谁挑事、谁受害都分不清,只想着和稀泥,这样的“调解”只会越调越乱,最终反噬自身的国际信誉。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当年日军在新加坡的暴行历历在目,如今却要受害者“放下历史”,这种荒唐的逻辑,难怪会遭到两岸同胞的共同痛斥。 一个国家的底气,从来不是靠依附大国或颠倒黑白得来的。新加坡若是继续执迷不悟,忽视中国的核心利益,最终只会在大国博弈中迷失方向,得不偿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