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欧洲刚刚提出的修正版和平计划。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1

俄罗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欧洲刚刚提出的修正版和平计划。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11月2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集安组织峰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当前流传的各种方案,我们今晨已获悉欧洲提出的和平方案,但从初步审阅来看,该方案完全缺乏建设性,也不适合俄罗斯。”他还强调,俄罗斯只认可通过“相应渠道”获取的信息。 乌沙科夫的回应不仅完全拒绝接受欧洲提出的修正版和平计划,而且表明了无视欧洲意见的态度。因为所谓的“只认可通过相应渠道获取的消息”,意思是只和美国谈新的和平计划,言外之意是你欧洲都没有“上桌”的权利,和我俄罗斯谈什么和平计划。 这番话的分量,远不止于简单的拒绝。乌沙科夫的措辞非常讲究,他特意强调,俄罗斯只认可通过“相应渠道”获取的信息。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信息量巨大,几乎是在公开划定外交圈层。它传递出的潜台词清晰而尖锐:在莫斯科的眼中,关于乌克兰未来的核心谈判,桌边只有两个座位,一个属于俄罗斯,另一个属于美国。欧洲的努力,无论多么用心良苦,似乎连递上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这盆冷水泼得有些突然,但并非毫无征兆。欧洲方面为了这份修正版计划,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它很可能是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吸收了多方意见,试图在某些条款上做出更具弹性的调整,以期找到一个能让各方都松口的平衡点。 这种努力,体现了欧洲大陆渴望摆脱冲突阴影、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战略自主雄心。然而,莫斯科的回应,却像一堵高墙,直接将这种雄心挡了回去。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不合拍,更是一种结构性的轻视。 乌沙科夫选择在集安组织峰会前这个特定时间点发声,其用意也值得玩味。集安组织是俄罗斯主导的军事安全联盟,峰会本身就是向盟友和对手展示内部团结与强硬姿态的舞台。 在这样一个场合前,先给欧洲一个明确的“闭门羹”,无疑是在告诉自己的伙伴们:看,我们依然掌控着局势的节奏,西方内部的分歧和无力,正是我们巩固阵线的契机。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外有别的策略,对西方展示肌肉,对盟友则传递信心。 这场外交博弈的背后,是关于“和平定义权”的争夺。俄罗斯似乎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谈判逻辑,即只有能够真正影响战局走向、并拥有对等实力的参与者,才有资格讨论和平的框架。 在这个逻辑里,被俄罗斯视为美国“附庸”的欧洲,自然被排除在了核心决策圈之外。 这种“只和美国谈”的姿态,一方面是试图绕开欧洲的制裁和压力,直接与唯一能对其构成实质性制约的力量进行博弈;另一方面,也是在刻意分化西方阵营,放大美欧之间在应对危机时可能出现的步调差异。 那么,欧洲被这样“晾在一边”,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方案,寻求其他方式施加影响,还是无奈地接受现实,将所有希望寄托于美俄之间的直接对话? 如果和平的蓝图真的在没有欧洲参与的情况下被绘制出来,那么这份和平的担保和未来的执行,又该如何确保? 毕竟,欧洲才是这场冲突最直接的承受者之一,无论是难民潮、能源危机还是经济衰退,欧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和平,对欧洲而言,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棋子的命运由棋手决定时,那些自认为是棋手的角色,突然发现自己可能只是棋盘边上的观众,这种滋味无疑是复杂的。 俄罗斯这次毫不客气的拒绝,或许会成为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在多极化世界的浪潮中,力量、话语权和参与资格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关系。 未来的和平之路,究竟会通向何方?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或许,答案正藏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里。你怎么看待俄罗斯这种“只认美国,不睬欧洲”的谈判策略呢?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史气沉沉讲国际军事史

史气沉沉讲国际军事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