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若中国武统,西方可冻结3.2万亿中国资产!但是中国有王炸,中国现在还握着7590亿美元美债,要是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分批抛售就能让美国国债市场天翻地覆。 美国当年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已经让不少国家心惊胆战,大家都在悄悄给自己的资产上“安全锁”。 中国早有准备,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黄金、能源、非美货币资产占比不断提升。 真要动那3.2万亿,西方内部先得吵翻天——欧洲企业在中国有多少投资?日本对华贸易依赖度有多高? 他们嘴上喊着“联合制裁”,真要割自己的肉,谁都得掂量掂量。 再看中国手里的美债,这可不是简单的“钱”,是实打实的战略杠杆。 截至2025年9月,中国虽减持了部分美债,但仍稳居美国第二大海外债权国,而且持有的多是1-5年的短期债,流动性极强。 别小看这几千亿,2022年中国单月减持150亿美元,就把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推高了0.2个百分点。 要是真到撕破脸的时候,分批抛售形成持续压力,美国国债市场绝对扛不住。 现在美国国债规模早破了天花板,美联储还在靠“量化宽松”托底,市场信心本就脆弱。 中国这张牌一甩,全球投资者跟着恐慌抛售,美国政府发债成本会飙升,老百姓房贷、企业融资利率全得涨。 说白了,这就是“我疼你也别想好过”的制衡,谁都不敢轻易掀桌子。 美国想搞金融围堵,手段其实就那几样。 逼中概股退市、限制对华投资、把中国排除在货币互换体系外,这些招儿近几年没少用。 可效果呢?中概股纷纷回流港股、A股,国内科创板、北交所接得住场子。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用户越来越多,连沙特卖石油都开始收人民币了。 乌克兰危机后,美国把美元当武器用,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浪潮。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明白,把鸡蛋放美元一个篮子里太危险,这恰好给了人民币机会。 有人说这是“金融冷战”,我倒觉得更像掰手腕——比的不是谁能一拳打死谁,而是谁的耐力和韧性更强。 美国想维持美元霸权,就得靠全球资本买美债;中国想保障金融安全,就得打破这种垄断。 但双方经济绑定太深,美国商会早就算过,和中国金融脱钩,美国每年GDP得少5000亿美元。 去年美国财长私下找中国央行,求着“保持持债规模稳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些喊着“冻结资产”的美专家,要么是没算清这笔账,要么就是故意放狠话造势。 他们只提中国的资产风险,却绝口不提美国欠中国的债,这本身就很双标。 金融博弈的本质,从来都是实力的较量,不是嘴炮的胜负。 中国手里的“王炸”,不止有美债,还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最完整的工业体系、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 这些硬实力,才是我们敢跟美国叫板的底气。 其实要我说,所谓“冻结资产”和“抛售美债”,更像是双方博弈的“威慑工具”,真走到那一步的可能性极小。中美都清楚,金融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但中国必须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继续推进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把“软肋”都变成“铠甲”。 那些想靠金融制裁拿捏中国的人,终究会发现——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 真要动真格的,谁先疼,还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