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真正的撤侨,早在外交部发布“暂勿前往”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全是命。 日本近些年一直在往上堆防卫预算,2025年更是直接突破GDP2%的红线,手里攒了不少装备,可真到了博弈场上,能拿得出手的硬筹码没几个。这70万滞留人员,刚好成了它攥在手里的关键抓手,毕竟一旦局势闹僵,这些人的安危肯定会牵制中方态度,日本就是算准了这层心思,才敢把人道撤离通道当成博弈的筹码,压根没想着真心放开通路。 撤侨从来都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事,外交部早就在局势慢慢升温的时候,一步步释放预警信号,从最初的“谨慎前往”,到后来明确的“暂勿前往”,每一次提醒都是提前铺好的退路,但凡心里拎得清、能抽身的人,早跟着有序撤离了,留在当地的要么是心存侥幸,觉得局势不会真恶化,要么是被工作、后续事务绑住没法及时走,等真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想走都没了门路。 日本后续只会把港口管控越收越紧,甚至会拿“当地安全防控”当借口,变相封锁对外通道,本质就是把这些滞留人员绑在自己的博弈战车上,用民生安危换谈判里的主动权。 它很清楚自己的战略处境,周边局势本就复杂,手里没多少能真正施压的牌,滞留人员这份低成本筹码,不用动刀动枪,还能精准牵制中方行动,甚至能对外装出“被动应对局势”的样子,混淆外界舆论。 反观中方,一直把这些滞留人员的安危放在心上,多次主动和日方沟通协调撤离事宜,可日方始终避重就轻,压根不愿松口放通道,说白了就是舍不得放弃这张难得的筹码,毕竟没了这份牵制,后续博弈里它只会更被动。 其实开战即封门的本质,从来不是单纯的通道封锁,而是日本拿民生当赌注的算计,把普通人的身家性命当成博弈工具,那些留在当地的人,到最后才看清,日本的算盘里,从来没把他们的安危放在优先位置,所谓的安全承诺全是稳住局面的幌子,局势走到这一步,没了撤离的路,剩下的只能硬扛,这就是大国博弈里最残酷的现实,也是滞留人员不得不面对的无奈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