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元秒杀冰箱遭拒发:契约精神不能“低价免责” 双十一购物狂欢之际,河南安阳张先生的经历引发广泛关注。他蹲守多日,还特意换成4G网络来保证网速,终于以11.11元的秒杀价在小米官方旗舰店成功下单冰箱并完成付款。然而,他等来的却是商家以“系统配置错误”为由取消订单的通知,仅得到30元红包作为补偿。“这是把我当要饭的?”张先生的愤懑,说出了众多消费者的心声。 从法律角度而言,商家明确发布商品信息与价格,这构成了要约,而消费者完成下单付款,便意味着合同成立。依据《民法典》,此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已然构成违约,不能以自身操作失误为由推卸责任。30元补偿与价值千元的冰箱相比,差距巨大,更像是一种敷衍,而非有诚意的补救措施。 这场纠纷的关键在于契约精神的缺位。秒杀活动是商家主动开展的促销手段,消费者遵循规则,付出时间成本参与抢购,商家理应履行承诺。即便真的是系统出错,也应给出更合理的解决办法,而非简单地取消订单。小米作为知名品牌,这样的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消耗了品牌的公信力。 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言出必行”的诚信基石。低价秒杀不应成为“违约托词”,商家的失误不应让消费者来承担后果。期望平台强化监管,商家坚守诚信,让契约精神成为网购交易的基本准则,莫让消费者的信任付诸东流。 小米零嵌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