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最近又在台海问题上玩数字游戏,说什么"40000人阵亡、100艘战舰被击沉"

探修説 2025-11-27 12:37:56

美媒最近又在台海问题上玩数字游戏,说什么"40000人阵亡、100艘战舰被击沉",仿佛解放军一开战就会血流成河。可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这种夸张的伤亡数字,完全脱离现实。 咱先不说别的,单看解放军这几年在台海周边练出来的"三件套":精确打击、区域封控、体系支撑,每一样都让对岸的防御体系喘不过气。 先说台岛的地理条件。台湾海峡平均宽度不到200公里,这个距离对导弹来说就是"眼皮底下的活儿"。 东部战区的火箭军部队,光是东风-15C钻地弹、东风-16反跑道导弹就部署了好几个旅,专门盯着台军的机场、雷达站和指挥中心。去年环台军演时,有渔民拍到导弹落点离高雄港不到15公里,这种精度下,台军的"衡山指挥所"就算藏在地下30米,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扛住首轮打击。 再说舰艇损失的事儿。 美媒说"100艘战舰被击沉",可他们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数据:解放军现役驱逐舰、护卫舰超过150艘,光055大驱就有8艘,这些军舰都装着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鹰击-18"反舰导弹。 去年台海演习时,东部战区的驱护舰编队在电子战飞机掩护下,12小时内完成对台岛东部海域的封锁,台军的"基德级"驱逐舰根本不敢靠近。 更别说还有岸基的"鹰击-62"导弹阵地,部署在福建沿海能覆盖整个台湾海峡,战时台军舰艇想出港,先得过这层"导弹雨"。 最关键的是信息化体系。现在解放军每个合成旅都配属无人机分队,去年曝光的"无侦-8"高速侦察机,能在20000米高空30分钟内绕台一圈,台军的"爱国者"导弹阵地刚开机,坐标就被传到火箭军指挥所。 被包围在库尔斯克的乌军抱怨"开星链就挨炸",其实台海的解放军早把这套玩明白了——东部战区的电子对抗部队,去年在台西南空域演练时,直接让台军的"强网"雷达系统出现17分钟的盲区。这种情况下,台军的"雄风-3"导弹连发射按钮都按不下去,还谈什么反制? 美媒特别爱提"美军介入",可他们忘了一个地理常识:台湾海峡是典型的"近岸浅海",平均水深不到60米,美军航母战斗群根本不敢靠近。 去年美军"里根"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演练时,被东部战区的"无侦-9"无人机全程跟踪,舰载机刚起飞,浙江沿海的反舰弹道导弹发射车就进入预设阵地。 这种"发现即摧毁"的体系下,美军就算想介入,也得先算算有多少艘驱逐舰够东风-26砸的。 再说人员伤亡。解放军现在的单兵装备早不是20年前的样子,每个步兵都配有"星空"战术终端,能实时接收无人机回传的战场画面。 去年朱日和演习中,合成营的伤亡统计显示,90%的"阵亡"发生在"蓝军"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 可在台海,东部战区的歼-20隐身战机已经常态化巡航,台军的F-16V就算挂着AIM-120导弹,也得先突破歼-16D的电子干扰。 更不用说火箭军的"点穴战",首轮打击就会瘫痪台军的指挥系统,前线部队根本不会出现"集团冲锋"的伤亡模式。 最讽刺的是美媒的"情报逻辑"。 他们算解放军伤亡,用的还是20世纪的滩头登陆数据,却故意忽略解放军现在的"立体封控"战术。 去年东部战区的两栖演习,075两栖攻击舰搭载的直-20机群,20分钟就能在台岛北部多个滩头建立据点,配合远程火箭炮的"火力犁地",根本不需要大规模步兵冲锋。 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去年承认,台军的反登陆演习"连第一波导弹都扛不住",这种情况下谈"40000人阵亡",纯属纸上谈兵。 美媒的这些数字游戏,就像给台当局喂的"精神鸦片"。 他们不敢提解放军的北斗卫星已经实现台海全域厘米级定位,不敢提东部战区的无人艇蜂群能在2小时内封锁高雄港,更不敢提福建沿海的地下洞库藏着足够瘫痪台军的精确弹药。 台海的军事平衡早就不是"能不能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才能最小代价实现目标"的问题。 那些算伤亡的"军事专家",不妨先看看东部战区每年发布的绕台战巡报告——解放军的实战化准备,早把"伤亡惨重"的剧本扔进了垃圾桶。

0 阅读:14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