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 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 ​ 这个报道点出了

四十以 2025-11-27 15:06:11

果不其然。 ​ 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 ​ 这个报道点出了一个关键,但背后的链条更值得深思。表面看是中国游客减少影响了越南务工者,实际上,这暴露了全球产业链上,最脆弱一环的生存现状。 ​ 日本旅游业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中国游客从去年11月的91万暴跌到今年11月的32万,这个断崖式下跌不是偶然。东京新宿、大阪心斋桥那些曾经挤满中国游客的免税店,现在冷清了不少。但这不仅仅是少了一些热闹。那些贴着中文标识的店铺,背后是无数个依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的人。 ​ 越南劳工在日本有50多万,近七成是临时工。餐饮、零售、导游,这些岗位最不稳定。生意一差,老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裁掉他们。像报道里提到的阮氏惠,工资从22万日元掉到15万,还面临被解雇的风险。她给老家盖新房的计划,可能就这么搁浅了。还有陈文龙,餐馆没了游客,他连回国的机票钱都成了问题。他们的困境,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 这件事的争议点在于,谁该为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损失负责?是国家间的关系,还是全球经济结构本身?把问题简单归咎于中日关系紧张,可能掩盖了更深层的问题。这些外籍劳工缺乏保障,像链条上的螺丝,行情好时被需要,行情一变最先被拧下。越南使馆的协调会开得再勤,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结构性脆弱。 ​ 更深一层看,这是一种经济上的传导效应。中国游客的选择,影响着日本商家的营收,日本商家的决策,直接决定了越南劳工的饭碗。这个链条清晰地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一荣未必俱荣,但一损可能俱损。它提醒我们,国际关系的好坏,最终会通过无数个毛细血管,影响到具体个人的生活。 ​ 说到底,国家间的和睦相处,是普通人安稳生活的基石。当国际关系出现波折,承受代价的往往不是决策者,而是那些在最前线、抗风险能力最弱的劳动者。他们的故事,比任何宏观数据都更能说明和平与合作的珍贵。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更多人,尤其是那些默默支撑着全球运转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饭碗,同样需要被看见、被保障。 ​

0 阅读:0
四十以

四十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