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是中国首艘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电磁弹射的航母,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甲板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甲板布局实现了"三区分离",起飞区、降落区、整备区和"精细化管理",大幅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日均可达120-160架次。 起飞区是电磁弹射的核心,三条电磁弹射器呈"两前一后"布局,1号弹射器位于舰首右侧,与甲板中线夹角3°,长约110米。2号弹射器位于舰首左侧,与甲板中线平行。3号弹射器位于左舷斜角甲板前端。 降落区是战机安全回收的保障,位于左舷,长约230米,宽约35米,与甲板中线夹角6°。辽宁舰、山东舰为7°,尼米兹级为9°。 4道阻拦索间隔约12米,能使220km/h、30吨级的飞机在2秒内停稳。 光学助降系统位于舰岛左侧,引导飞行员精确下滑。 停机区是高效调度的枢纽,有永久停机位,用黄色十字实线标识,不影响起降。还有左舷4个。 临时停机位位于舰岛左侧三角区,可停放7架战机,斜角甲板后部有2个系留点,升降机位置可临时停放2架(非作业时)。所有停机位都能打开发动机试车,整备效率提升了50%,实现了"一站式保障"。 舰岛是指挥控制中枢,采用紧凑型隐身设计,比山东舰短且简洁,为甲板腾出了更多空间。 双层舰桥,下层负责航母航行操控;上层负责指挥舰载机起降和作战指挥。 集成了综合通信、导航、雷达系统,负责电子战系统,航空管制中心,监控全甲板运作等功能。 保障区采用类似"F1式"一站式保障,沿甲板边缘分布多个独立保障单元,每个都具备完整保障能力。可升降式弹射控制室位于1、2号弹射器之间,六边形观察窗,作业时升起,平时降至与甲板齐平,不影响通行。 每个弹射位画有三套白线,精准定位歼-15T、歼-35、空警-600三种机型的主起落架,实现"一键切换"快速准备。 弹药升降机共6座,分布于弹射器尾部和甲板后端,可以快速输送弹药。 保障完成后直接滑行至弹射位,大幅缩短再次出动时间,单条弹射轨道90秒可弹射一架。 福建舰甲板功能分区体现了"全域协同、高效流转、精准保障"的设计理念,通过电磁弹射、斜角甲板、一站式保障等创新,实现了从滑跃式航母到弹射型航母的跨越,是中国航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晒图笔记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