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26层,你只盖到24层就封顶?”2023年陕西,一位女性斥资22万买下2

怪兽瞎蹦跶了 2024-09-23 11:50:37

“我买的26层,你只盖到24层就封顶?”2023年陕西,一位女性斥资22万买下26层的期房,却在两年后发现楼栋提前在24层封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她寻求赔偿时,开发商竟反咬一口,声称她的维权行为造成百万损失,要求道歉才肯赔付!   信源:光明网2023-04-06——女子购26楼住宅,封顶发现只有24层,开发商反要起诉她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在这片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令人心惊的陷阱。   2014年安徽省某村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村里的一块地将被征收用于商业住宅开发,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开发商为了吸引村民购房,抛出了一个诱人的价格:每平方米仅1700元!这个价格比周边楼盘便宜了近300元,顿时引起了轰动。   在这股热潮中我们的主人公姚大姐也按捺不住了,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她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投资良机。   丈夫虽有顾虑但架不住姚大姐的坚持,最终他们咬牙凑了6.7万元首付,买下了一套130平米的26楼边户总价22.5万元。   天有不测风云这个看似美好的梦想很快就变成了噩梦,楼盘建设进度缓慢,两年后竟然彻底停工了!开发商办公室人去楼空,留下一群傻眼的村民。   五年后的2020年当大家都以为希望渺茫时,开发商突然又回来了,声称筹到了资金可以复工,但好消息的背后却是一个令人愤怒的条件:每平米要再加价200元!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原本承诺的27层楼最终只建到了24层就草草收工,姚大姐的26楼房子成了"空中楼阁"。   面对质疑开发商竟然厚颜无耻地表示,可以退还首付款或者加价800元/平米换套新房,这一系列操作让姚大姐彻底怒了。   她四处投诉最终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开发商同意退还2倍首付款,但是好不容易达成的协议却迟迟得不到兑现。   更可笑的是开发商还倒打一耙,要求姚大姐为之前的维权行为道歉,否则就不给钱!这话一出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对此事件反应强烈。   有网友表示:"这开发商简直是在耍无赖太不要脸了!买房真是太难了,普通老百姓太容易上当受骗,"还有网友指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保护购房者权益。"   随着事件的发酵姚大姐的遭遇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村民纷纷站出来,讲述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原来这个开发商的"优惠"陷阱不只坑了姚大姐一个人。   一位大妈则哭诉道:"我们老两口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凑了首付,就指望着这套房子养老,现在房子没了,钱也打了水漂我们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姚大姐和其他业主决定联合起来共同维权,他们成立了一个维权群,商议对策收集证据,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显然开发商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了楼层高度,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业主们完全有理由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购房风险的思考,购房者在选择楼盘时要多方考察,不要被低价诱惑,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交房时间、面积误差、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   随着维权行动的持续,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揭露出来,原来这个开发商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劣迹,有知情人透露该公司曾多次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烂尾,却总能想办法东山再起,继续坑害新的买家。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这样的开发商还能继续在市场上招摇撞骗?是否存在监管漏洞?又或者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利益输送?   在这场漫长的维权之路上,姚大姐和其他业主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和挫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越战越勇,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坚持到底,才能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角度来看,虽然开发商的行为难以构成诈骗罪,但明显违反了合同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开发商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而且在达成赔偿协议后又反悔、增加附加条件的做法,更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购房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低价诱惑蒙蔽了双眼,同时也凸显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监管的不足,亟需加强对开发商的约束和对购房者权益的保护。   对于像姚大姐这样的受害者,我们建议坚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此类事件的调查力度,还广大购房者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最后我们期待这个事件能够得到圆满解决,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鉴,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机制,让每一个辛勤工作的普通人都能安居乐业,实现自己的安居梦,也呼吁每一位购房者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0 阅读:1
怪兽瞎蹦跶了

怪兽瞎蹦跶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