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渣滓洞大屠杀,特务拿着冲锋枪,挨个监舍扫射,刘德彬抢在特务开枪之前,主动倒地装死,谁知这时,一个特务持枪而进! 渣滓洞的大名相信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这时国民党反动派专门关押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一个看守所。这里原本是一个小煤矿,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后来被国民党发现,觉得易守难攻且隐蔽便夺了过来。 《红岩》这本书就是围绕着渣滓洞里的很多英雄人物所写的,像是书中提到的江姐、小萝卜头等,都是真实发生在与这个黑暗的渣滓洞中的故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与我党的内战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贪污、军纪混乱,以及蒋介石过度的自大轻敌,加速了国民党的败北。 虽然后来蒋介石逃往台湾后开始自省其身,并写下《反省十三条》,但当时骄傲的蒋介石却是无法接受这个巨大的挫折的。 他恨透了那些共产党地下活动分子,他觉得是因为共产党情报工作做得好,处处占了先机,自己才会最终走向失败。 于是在他逃往台湾之前,下令清扫“共党余孽”,发动了国民党败走前最后的疯狂。 他下令对白公馆及渣滓洞关押的革命者灭口式的屠杀,制造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各个城市守不住的就全部毁掉;能带走的金银财物统统带走…… 而刘德彬便是渣滓洞“11.27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之一。刘德彬1914年出生于湖北石首,1930年参加红军,因其在革命工作中表现突出,1932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经过多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太平生活的刘德彬,却没想到残酷的内战才刚刚开始。 国民党对共产党展开了多次围剿行动,并用尽一切手段抓捕共产党人员,被捕的共产党人基本都被关押在白公馆,或位于歌乐山的渣滓洞中,看守的特务对这些被关押的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1948年,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被国民党抓捕关进渣滓洞,他们不堪种种酷刑,供出了大量共产党地下据点,给我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刘德彬便是因为他们的出卖而被捕入渣滓洞的。面对刑讯室里各种各样的刑具,刘德彬没有屈服。他咬死自己就是一个穷学生,名叫刘浩然,这次是来重庆找工作的。 可是特务们又怎会轻信,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对刘德彬施以重刑,可刘德彬却始终没有招供。这些特务也不死心,他们把刘德彬关押起来,隔几天就会重新进行一次刑讯逼供。 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年之久,连特务都不得不佩服刘德彬的硬骨头,渐渐的也放弃了在他身上得到口供。 直到1949年蒋介石败走,下令对白公馆及渣滓洞关押人员进行泄愤式屠杀。 特务将他们男女分开,关押在两间牢房之后便锁上了大门,刘德彬心道不好,果然,特务刚关好门就用机枪对着牢房内的人展开了扫射。 刘德彬反应迅速,立刻倒地装死,可还是被飞速而来的子弹击中了手臂。一阵枪声过后,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刘德彬不敢动弹,直到他听到枪声又从隔壁的女监传来,才急忙将手臂上的血涂在自己脸上。 果然,当特务扫射完女监之后,便开始打开牢房的大门,检查是否还有活口。但凡发现还有气息的,便会立刻在头上再补一枪。随着特务的脚步越来越近,刘德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可是却不曾想,翻了上百具尸体的特务早就失去了耐性,并且这些特务见将老总都已经跑了,自己更是急于逃命,于是越是往后便越是敷衍。 等检查到刘德彬跟前时,特务见他一脸的血,更是连看都懒得看,直接转身走了。刘德彬却不敢动弹,一直等到外面再没有动静,天边也开始泛起鱼肚白时才敢起来。 特务走得仓皇,看着敞开的牢房大门,刘德彬长长舒了一口气浊气,对着牢房里战友们的尸体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才拖着沉重的步伐,转身离去。 刘德彬在逃出渣滓洞时,遇到了同样幸免于难的罗广斌、杨益言,共同的遭遇让几颗年轻的心产生了共鸣。 他们发誓要揭开国民党的丑恶嘴脸,不能让他们在渣滓洞的恶行湮灭于世间,于是他们集思广益,根据渣滓洞及白公馆中的真实事件完成了革命巨著《红岩》,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如今,这些英雄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所有的中国人终于都可以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