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酸度与乙二醇缩醛反应活性的关系 本研究合成了具有不同多酸负载量的核壳催化

菲菲的信笺 2024-12-20 16:06:16

催化剂的酸度与乙二醇缩醛反应活性的关系 本研究合成了具有不同多酸负载量的核壳催化剂(Fe3O4@C@mTa2O5-NH2-PW12(wt%))。   通过改变HPW的负载量,Brönsted与Lewis酸度的比值得到调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酸度与苯甲醛与乙二醇缩醛反应活性的关系。   提出了Brönsted/Lewis酸催化醛与二醇缩醛反应的可能机理。   此外,还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约300nm)。   通过在Fe3O4微球表面上进行葡萄糖的水热反应制备Fe3O4@C微球,在乙醇-水溶液中,以CTAB为模板剂,乙醇钽为前驱体,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Ta2O5包覆的Fe3O4@C微球(Fe3O4@C@mTa2O5)。   为得到Fe3O4@C@mTa2O5-NH2,将所制备的Fe3O4@C@mTa2O5微球与APTES反应进行氨基共价修饰。   在之前的报道中,氨基功能化的SiO2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与HPAs结合构建稳定的催化剂:一是质子化的氨基或SiO2表面质子化的羟基与Keggin阴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另一个是SiO2表面的质子化羟基与Keggin阴离子的端氧原子的交换反应[30-31]。   同样,Ta2O5外壳上的氨基和羟基也可以提供与HPAs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合适位点,构建稳定的催化剂Fe3O4@C@mTa2O5-NH2-PW12。   将不同量的HPW负载于Fe3O4@C@mTa2O5-NH2磁性微球上,考察其催化活性。   通过ICP分析,HPW的负载量(wt%)分别为8.5、14.5、21.2、23.4%,结果表明,Fe3O4@C@mTa2O5-NH2-PW12(14.5%)的催化效率最高,Fe3O4@C@mTa2O5-NH2-PW12磁性介孔微球的制备过程见图2.1。   通过FT-IR、SEM、TEM、XRD、N2吸附-脱附分析、磁性、EDX能谱、电位滴定和吡啶-红外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包覆Ta2O5壳层的过程中乙醇与水的比例(V/V)是制备Fe3O4@C@mTa2O5-NH2-PW12核壳微球的重要因素。   乙醇与水的比例影响乙醇钽的水解速率,进而影响Ta2O5壳层的形貌,随着乙醇-水混合物中含水量的增加,乙醇钽的水解速率加快。   在不同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物中制备的Fe3O4@C@mTa2O5-NH2-PW12的TEM图(图2.5)证实了这一点。   当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时,几乎没有Ta2O5壳层,形貌与Fe3O4@C相似(图2.5a和2.3b),当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5:1时,形成了由致密Ta2O5纳米颗粒组成的Ta2O5壳层(图2.5b)。   然而,随着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中含水量的增加,当乙醇与水的体积比达到1:1或者1:5时,磁性微球表面有Ta2O5小颗粒薄层出现(图2.5c-d)。   因此,优化乙醇与水的体积比有利于制备稳定的Fe3O4@C@mTa2O5-NH2-PW12微球,最佳乙醇-水体积比为5:1。   值得注意的是,催化剂的Brönsted与Lewis酸性位点密度比(B/L值)对催化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Brönsted和Lewis酸性位点的协同作用有利于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恰当的B/L值才能使苯甲醛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135]。   换句话说,Brönsted酸和Lewis酸协同效应有利于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的进行,Fe3O4@C@mTa2O5-NH2-PW12复合材料催化醛与二醇缩醛反应的可能途径如图2.10所示。   Brönsted酸和Lewis酸共同参与催化过程:Lewis金属中心(Ta5+)容易与羰基中具有强电负性的氧原子结合,引起羰基中的碳原子与醇羟基中的氧相互作用。   具有Brönsted酸性的H+与羰基中的氧原子偶联,会降低负电荷,有利于Ta5+的释放,醇羟基中碳正离子与氧偶联形成中间体,并释放质子(H+)得到最终产物。   综上,这些结果表明Fe3O4@C@mTa2O5-NH2-PW12(14.5%)复合材料的介孔结构能够促进缩醛化反应的发生。   该催化剂具有较强的Brönsted酸性及Lewis酸性,对醛类和二醇的缩醛反应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通过改变H3PW12O40的负载量,Brönsted与Lewis酸度的比值得到调节。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