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总有人疑惑:王家家世这么好,怎么找了盛纮和康姨父当女婿?这事儿说起来,全是性格和时机闹的。 先看康姨父。当年康家跟王家是门当户对,康姨父还是主枝出身,沾着老王爷的关系,年轻时长得好、有才学,妥妥的青年才俊。康姨妈自己在门帘外就看上他了,一门心思要嫁,觉得“嫁他不亏”——谁能想到后来他不上进,家里女人一堆,经营不善把家带得越来越落魄,连嫡子都碌碌无为,女儿只能塞回娘家! 再看盛纮。大娘子嫁他其实是“低嫁”,但当时盛纮已经是进士,有老太太撑着门面,家资不菲,人长得还秀气,连王老太太都挺看好。本来议亲时没明说要哪个姑娘,是王若弗(康姨妈)嫌盛家门第低闹着不嫁,这才轮到王若弗(大娘子)头上。谁曾想盛纮后来越来越有出息,反倒比康家强多了。 说到底,王老太师夫妇是按女儿性格选的:康姨妈好面子、要门第,就配门当户对的康家;大娘子沉不住气、格局小,盛家有老太太镇着,反而更适合她。毕竟父母最懂孩子,只是没人能预判后来的日子——康家会败落,盛纮能逆袭,这大概就是命运的巧劲儿吧。 你觉得王家这两门亲事,哪门更“亏”? 盛纮
重温《知否》,总有人疑惑:王家家世这么好,怎么找了盛纮和康姨父当女婿?这事儿说起
路昭看娱娱乐
2025-07-18 08:03:36
0
阅读:54
胡梦茵
原著里面专门提到过,当时相看两个女婿,王老太师其实是想大女儿家盛纮小女儿嫁康姨父的,后来王若予死活不同意看不起盛纮才和王老太太把二人婚配对象对换了的。所以盛纮家世背景没那么差,要不然盛老太太也不会想要帮盛纮娶娘家嫡女而不是庶女,盛老太太娘家可是勇毅侯府,虽然文中因为老太太为了盛纮闹毛了,但是在后面老太太被害事件后,长柏和盛纮就盛家这次事件还专门分析过,其中长柏还专门提出过若不趁此机会严惩王大娘子和收拾康姨妈,就怕老太太娘家借此要挟,那时候长柏无耻忌惮可能的发难,可知勇毅侯府可不曾没落!所以盛纮和康姨父本身条件差不了多少!不过是康姨妈和王老太太内宅夫人视角看不清楚全面。
胡梦茵 回复 10-07 14:59
只不过王老太师也没想到自己去的太早了,由着自己家的破家媳妇王老太太带着一双女儿以及儿子越走越歪。王氏因为是个“没文化的流氓”,所以哪怕心思歹毒但是轻易就被盛纮拿捏住了把柄,搞得被一个林檎霜压着打,所以盛家内宅才没有像康姨父内宅那么乱!可是就这样,王老太太都还在算计小女儿。在王若弗吃了大亏被盛纮抓住把柄不得不低头受了林檎霜的茶,王老太太却只是派了个房妈妈来帮她争宠,而不是教导女儿纠正错漏。恰是王老太太一直想要利用王氏来辖制盛纮,所以才会一直忽悠她,弄到最后王氏发现儿女婚嫁以后,自己在盛家孤家寡人“我和你祖母父亲从来说不到一块去”,王氏智商不够被王家康家当枪使各种坑害盛家利益,而且因为康姨妈王老太的洗脑又一直深信不疑娘家人,才会最后闹出毒害婆母的极端。想想在盛家大堂上王老太太那些胡搅蛮缠,说两个女儿阴谋谋害盛老太太王老太完全无辜我是不相信,要知道盛老太太死了,那么王老太太仗着岳母的辈分来盛家作威作福可就容易多了。
胡梦茵 回复 10-07 15:20
但是康家就倒了霉了。康王氏就是“有文化的流氓”,看盛老太太中毒事件,如果不是明兰这个穿越者金手指,王若予是轻易就能脱身的,而且还能反手拿捏盛家的把柄日后好进一步威胁盛家。想想要是王若予进了盛纮的内宅,盛纮还能用个林檎霜就轻易拿捏?再叠加一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王老太太和王若予狼狈为奸,就算有盛老太太帮着镇压盛纮的日子都可遇见的会过成什么样子!康姨父还没有长辈帮着辖制,康王氏一家独大背后又有王老太依仗,如果不干脆撕破脸摆烂,说不得康家都还不知道被带到什么沟里去!设想康姨父要是和盛纮一样官位步步高升,康王氏平台高了还不知道惹出啥祸来呢,一个搞不好乱参和夺嫡啊什么的,估计康家就该上路了。所以不是康家水深,是王若予以及王老太心思太恶毒,偏生康姨父又斗不过,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家族败落总比流放抄家全家陪着王若予砍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