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木堡京军打光了,大明江山却没垮?关键在朱皇帝祖宗定下的巧规矩!京营20万人马全军覆没,地方上200万大军却纹丝不动!皇帝想调兵?得找兵部盖章!将领想造反?连亲兵都凑不齐!地方养兵不打仗,打仗的管不着兵!明朝这把算盘打得精!
在土木堡之前,勋贵掌握军权,土木堡之后,勋贵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成了文官的狗,军权落到了文官手里,所以后来想掌权的皇帝都死于落水
土木堡之变京师三大营一朝尽之后,有明一朝,明军再也没发起过什么主动进攻。万历三大征其实也是被迫应战。
明清对与军队的控制其实都一样,就是在京师附近保留一支完整的大规模武装力量直接由皇帝统领,地方上把军队拆散分割成小块互不统属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了地方将领造反的可能。
用户10xxx93
地方卫所早就没有兵了,都是吃空饷,那是勋贵们的自留地。
平静~开开开 回复 08-11 11:02
朱棣后期卫所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朱棣做皇帝的前十年,卫所军屯都能上交千万石以上的税粮,朱棣做皇帝的最后4年,军屯上交的粮食骤降到500万石,之后到了宣宗时期,卫所甚至表示要求朝廷运送接济粮食。
晴天 回复 08-24 16:15
你瞎扯什么。。。那时是明朝步入中期时候,内部还没这么拉胯
张某某
到最后明朝灭亡,吴三桂,左良玉拥兵自重,江北四镇也没勤王
用户10xxx01 回复 07-26 12:12
是的,他的确是勤王了的,不止这一次,两次勤王都只有吴三桂响应
追梦人 回复 07-27 08:53
谈好条件才来勤王的
用户10xxx85
可兵部尚书是王振得人呀?徐晞是王振的自己人呀?
用户10xxx85 回复 08-18 15:57
那条规定。儿子当官父母一定得到皇帝嘉奖的?没有?有吗?没有你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用户10xxx72 回复 用户10xxx85 08-18 16:39
好吧!封妻荫子是我造的谣!那些把官员儿子,分为锦衣卫百户千户的历史,都是我乘着时光机器回去改写的。那些皇帝给官员的父母,分封浩命,都是我操控,古代文人写下的话本。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朱棣那么厉害的人,北伐一次集结十五万军队,都需要一年时间,可是朱祁镇为啥三天就能集结几十万大军!美军都做不到吧!土木堡之变发生到结束仅仅用了一天时间!铁木真都做不到吧
用户10xxx72 回复 08-17 00:30
明朝的文化人比你玩的想象的花,八十几个倭寇打到南京城下,就是明证。那么一点人手,那么一点装备,甚至不如两个村子,两个宗姓的械斗。可人家就是实实在在的武装抢劫了好几个省。
用户10xxx72 回复 08-16 23:46
那就是那堡城,完全没有作用。蒙古人想怎么绕怎么绕,然后骑着马爬过了太行山,爬过了燕山,连个山沟沟都不用钻。是这个意思吧?
ayzhya
宋朝是将兵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呵呵
卫所不归文官管,兵部尚书的任命没有皇帝点头,太监披红盖章根本就不是兵部尚书,就连内阁任何文件,没有太监帮助只是一张白纸,文官能维护得只有儒家道德体系,也一直捍卫着道德和底线,皇帝大权在握,总是想做一些违背祖宗规矩的事情,所以文官时才要站在皇帝的对立面,皇帝碍于祖宗规矩因素,把太监就被拉出来与文官对抗,以满足皇帝自己的需求。
大侠的粉丝
政治架构出了大问题!分封了太多小王,税都收不上去,皇帝被架空了!
用户10xxx72
现在的人还有个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几百前的明朝倒还好,骑着匹马也不用担心迷路,也不用走道,骑着马逢山过山,逢林过林,遇城绕城,不仅一点都不耽误时间,还不用担心别人传回情报。你觉得这也合理?
五千年文化大一统 我为世界立规矩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明朝也重文轻武!限制武将!
呵呵 回复 09-29 12:14
明朝灭亡,是军阀拥兵自重,江北四镇没有一个勤王,原因是皇帝开的条件他们不喜欢。
五千年文化大一统 我为世界立规矩 回复 呵呵 09-29 15:09
不是条件不喜欢,是勤王的后果是被杀,勤王利益那么大没人不愿意,除非是勤王后果无法让人接受!
用户10xxx89
我大明江山实亡于那群无耻下流、没有节操的狗屁文官之手
咕噜咕噜
明朝就是经济太差,收不上税
用户77xxx08
成化犂庭了解下,就是堡宗的儿子做的
dgggh
扯淡,这样带病。根本无法打仗
用户15xxx61
土木堡之变是一场兵变,文官集团狗🐶和明朝边军联合发动的,明英宗败于明朝军队!
呵呵 回复 09-29 12:19
真不懂是谁要改变行军路线?是指挥直接送人头给瓦刺的,关键土木堡离宣府镇防区很近,皇帝坚持可以直接到长城下,但她心腹是王振保护自己家产而去土木堡,而且王振是被勋贵樊忠杀的关后面文人什么事情?
幻.逸
你看看地方卫所那些兵烂成什么样子了?
黑翼天使 回复 07-28 10:20
没工资,就得抢,抢不了就得画饼。一样都不沾,那也得吃饱,除了亡国灭族挣扎一下,那能不烂?
呵呵
大概你不懂的五军都督府是勋贵自留地吧,而且兵部尚书是谁任命的,内阁首辅和以前丞相和宰相比权力弱爆了,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可以碾死兵部尚书又不下于10个,居然有人说军队被兵部把控?
tiger
明朝亡表面上是党争,其实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明朝的财政都被藩王吃光了,中后期尤甚。再到后期,吏治腐败沆瀣一气加剧了。
红鲤鱼绿鲤鱼 回复 08-21 09:13
别总是把锅甩给老朱,祖训也不少改呀。😂
呵呵 回复 红鲤鱼绿鲤鱼 09-29 12:38
只有朱元璋有这权力去削藩,就连他儿子朱棣是藩王出身也不敢自己削藩,把待遇更上一层,一代代放纵把朱家后背无所顾忌兼并,明末起义基本都是诞生在藩王封地。
用户17xxx87
吏史
沉睡的@弯月
土木堡之变前,三大营抽调近十万去西南东南平叛了。
木其卜X
当兵吃饷。有饷就有兵
TomTim
大明威武!
清风徐来
朱棣之后的明朝就已经腐败,走下坡路,
用户14xxx09
什么几吧明朝,宋朝,么B朝,只是几个黑恶势力轮翻作荘!一群群斯文败类摇旗献媚的旧时代
呵呵
明是卫所,兵农合一,日常生活自给自足,中央是不给钱的,被宣调出外才有补助,是一种常备军制,具有世兵制和屯田制色彩。清是八旗,兵民合一,是财政养的,军政合一社会组织制度,具备部落制和世袭制色彩。
呵呵
宦官权力的膨胀与内阁形成共生关系。张居正改革得以推行,离不开司礼监冯保的支持。万历帝二十八年不上朝,却通过宦官向内阁传递旨意。这种畸形平衡在魏忠贤时期被打破,他通过控制内阁首辅顾秉谦,将票拟权与批红权合二为一,创造“政令皆出阉党”的黑暗时期,你说内阁勾结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