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这消息一出来,社交平台上的评论区直接 “沸腾”,有人敲着键盘感慨:“可算治治美国这双标的毛病了!” 还有人赶紧把消息转发给做芯片的朋友,“这下咱们行业总算能喘口气了!” 其实这次调查,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是对着美国这些年在芯片领域的 “小动作” 来的。 还记得 2022 年,美国搞出个《芯片与科学法案》,里面直接写死 “拿了补贴的美国芯片企业,不准给中国卖先进制程芯片”,还靠 “实体清单” 一圈圈扩大范围,卡中国芯片设计、制造企业的脖子。 到了 2023 年,美国又偷偷收紧模拟芯片的出口管制 —那些用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上的中高端模拟芯片,要想卖到中国,得走一堆繁琐的审批流程,明摆着拖中国企业的后腿。 更过分的是,有些美国模拟芯片企业,趁着全球供应链紧张,居然往中国市场 “低价甩货”。有行业数据摆在那:2023 年下半年,某美国头部芯片厂卖给中国的电源管理芯片,价格比在他们本土卖的还低 32%!就这一招,直接把国内三家中小型模拟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从 18% 压到了 9%,生存空间都快被挤没了。 而中国商务部这次的两个调查,就是精准 “破局”。 反倾销调查,盯的就是美国企业 “低价搞事” 的套路。 按照《反倾销条例》,调查团队接下来 6 到 12 个月里,会查清楚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出口价和中国市场价的差距。要是真确认有倾销,还害到了中国产业,就会依法收反倾销税 — 这一下就能拦住美国企业的恶意竞争,给咱们本土模拟芯片企业腾出生存空间。 反歧视调查更直接,就是戳穿美国 “看人下菜碟” 的套路。比如美国要求本土芯片设备企业,不准给中国卖 14 纳米以下的光刻设备,可对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区别对待,不仅把全球芯片产业链搅得乱七八糟,还逼得中国企业得花更多钱从第三方买设备。这次调查,就是要用国际贸易规则,把这道不公平的壁垒拆了。 从全球产业链来看,这事儿还有更深的意义 — 中国在帮芯片产业 “去政治化”。 现在全球芯片的格局很清楚:设计在美欧,制造在东亚,消费主要靠中国。2023 年中国光进口芯片就花了 3120 亿美元,占了全球总消费的 54%,是妥妥的 “最大买家”。可美国偏要搞 “脱钩”,想把中国挤出产业链。 结果?自己家的芯片企业先遭了殃。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 年美国模拟芯片企业的营收增速,从 2022 年的 15% 掉到了 6%,有些企业甚至想跑去东南亚建厂,躲开自家的限制。 中国这次调查,本质上是用合理手段保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逼着美国好好想想 “脱钩” 到底划不划算,让芯片产业回归 “谁有需求、谁有能力,就一起合作” 的本质。 对咱们中国芯片产业来说,这更是难得的机会。 别觉得模拟芯片没那么 “高精尖”,它可是工业制造、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的 “毛细血管”,离了它啥都转不动。可现在咱们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才 20%,中高端的基本都得靠进口。 之前美国企业低价倾销,国内企业连研发的钱都得省 — 有家做工业模拟芯片的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从 15% 硬生生压到 10%。现在调查启动,这家公司已经计划把研发投入涨回 18%,专门攻高精度 ADC/DAC 芯片的技术难关。 反歧视调查也能帮中国集成电路企业争取更公平的合作空间。比如买芯片设备、拿技术授权,不用再被美国的政策卡脖子,能更快把 “设计 - 制造 - 封测” 到 “设备 - 材料” 的全链条补起来。 更关键的是,这次行动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在科技博弈里,不再是被动等着,而是主动用规则保护自己。接下来随着调查推进,中国芯片产业肯定会迎来更好的环境。 中国商务部这波操作,既狠狠回应了美国的不公平做法,又守住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 说到底就是:干得漂亮,更干得必要!
干得漂亮!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古今知夏
2025-09-15 15:45: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