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借我车1天,还回来时车没油了也不加。我忍着气没说啥,谁知道第二天他又来借,

芦苇飘雪 2025-09-25 22:06:02

我同事借我车1天,还回来时车没油了也不加。我忍着气没说啥,谁知道第二天他又来借,我直接把车钥匙给他,结果一会就接到同事打来电话,说我不近人情,车子没油了还借给他,朋友们,你们说我冤不冤?自从买车去上班之后,都快成“公车”了。 挂了同事王鹏的电话,我盯着手机屏幕气笑了。昨天他借车时说“就去趟郊区办事,下午准还”,结果晚上八点才把车开回来,我下楼取车时,油表指针直接卡在“红线”,连打着火都费劲,最后还是自己掏钱找加油站,折腾到十点才回家 。本想着同事一场,这点小事别计较,没成想他转头就忘了,今天早上又嬉皮笑脸来借车:“哥,再借我用用,送我女朋友去高铁站,中午就还你。”我看着他理所当然的样子,没忍住递了钥匙,想着让他自己发现没油,长长记性,哪料他不仅不反思,还倒打一耙。 中午吃饭时,王鹏在办公室跟其他同事抱怨:“我借个车容易吗?没油了都不提前说,害我在半路抛锚,差点耽误我女朋友赶车,也太不近人情了。”旁边的同事小李偷偷给我发消息:“哥,你别理他,谁不知道他借车从不爱惜,上次借老张的车,还回来的时候内饰全是零食渣,也没清理。”我看着消息,心里更憋屈了——买车这两年,同事借车就没断过,王鹏借得最勤,前几次还车时,要么车座上沾着污渍,要么里程数比借走时多了一百多公里,每次我都默默收拾干净,从没说过啥,这次没油的事,反倒成了我的错 。 下午,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笑着说:“听说你跟王鹏因为借车的事有点误会?年轻人之间别闹别扭,都是同事,互相体谅下。”我叹了口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领导听完点点头:“这事是王鹏不对,借东西要爱惜,还回来得保持原样,我回头说说他。不过你也别太委屈,以后借车可以把丑话说在前面,省得后续麻烦。”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王鹏正好在走廊里,看到我,他别过脸想走,我叫住他:“王鹏,我们聊聊。”我把他拉到楼梯间,拿出手机里的加油记录:“昨天你还车后,我花了200块加油,不是我不提醒你没油,是我以为你借车会检查车况,而且你还车时,也没跟我说油用完了。”他挠了挠头,声音变小:“我昨天办事太急,忘了看油表,早上借车时也没注意,抛锚后有点着急,就说了不该说的话,哥,对不起。” 看着他道歉的样子,我心里的气消了大半:“道歉不用,以后借车记得爱惜,还回来时把油加满,内饰清理干净,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尊重才能长久。”他连忙点头:“我知道了哥,以后肯定注意,昨天的油钱我转给你。” 这件事之后,王鹏借车的次数少了,偶尔借一次,还回来时不仅加满了油,还把车洗得干干净净。其他同事借车时,也会主动问清楚注意事项,还车时都保持着原样。有次小李借车送父母去医院,还回来时不仅加了油,还带了一箱水果:“哥,谢谢你借我车,我爸妈顺利看上病了,这点水果你收下。” 现在,我在车里放了个“借车须知”,上面写着“借车请爱护车辆,还车时需加满油、清理内饰,如有损坏需承担维修费用”,同事借车时,我会让他们先看须知,同意了再借。这样一来,借车的纠纷少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 其实,同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但帮忙不代表要委屈自己。借东西时明确规则,不仅能减少矛盾,还能让彼此都更舒服。就像借车这件事,以前我总想着“不好意思说”,结果自己受委屈,同事还不领情;现在把规则说清楚,大家都按规矩来,反而相处得更愉快 。 晚上回家,我跟妻子说起借车的事,她笑着说:“早就该这样了,你就是太好说话,以后该坚持的原则就得坚持,不然别人总觉得你好欺负。”我点点头,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豁然开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既要互相体谅,也要守住底线,这样才能让关系长久、温暖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同事借钱

0 阅读:0
芦苇飘雪

芦苇飘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