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刚准备躺下睡觉,科室主任电话又给我打电话,无奈的还是接了,非常急切的说赶紧来下医院,有个紧急手术要做,病人在路上快到了。我刚脱掉的白大褂又重新穿上,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妻子从卧室探出头叮嘱:“路上慢点,手术完给我报平安。”凌晨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在车窗上投下斑驳光影,我盯着仪表盘,把车速稳定在安全范围,心里却早已飞到手术室——能让主任深夜急召的手术,必定是重症。 赶到医院时,急诊大厅灯火通明,护士长已经在门口等我:“李医生,病人是车祸伤,脾破裂合并颅内出血,血压只剩80/50mmHg,正在抢救室输血,主任让您直接进手术室准备。”我快步穿过走廊,洗手、消毒、穿手术衣,动作一气呵成,手指触碰到冰凉的器械时,原本因匆忙而慌乱的心瞬间平静下来。推开手术室大门,主任抬头看我:“来了?病人马上到,我们分两组,你负责处理颅内出血,我来做脾切除,必须跟死神抢时间。” 病人被推进来时,脸上还沾着血污,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我俯身查看CT片,颅骨骨折处有明显出血点,若不及时止血,随时可能引发脑疝。“吸引器!”我伸手接过器械,小心翼翼地分离脑组织,视野里的血管像脆弱的丝线,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二次损伤。护士在旁边报着生命体征:“血压75/45,心率130,血氧饱和度90%。”主任的声音从对面传来:“先稳住血压,我这边脾蒂已经结扎,马上处理出血点。” 手术进行到第三个小时,我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开始发酸。就在我准备夹闭出血血管时,病人血压突然骤降,监护仪的警报声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肾上腺素1mg静推!”我大喊着,眼睛紧紧盯着手术视野,手却稳得一丝不动。几秒后,血压缓缓回升,护士长松了口气:“李医生,你手稳得吓人,刚才我都捏把汗。”我没敢分心,继续专注于手术——此刻多耽误一秒,病人就多一分危险 。 天快亮时,手术终于结束。当我把最后一根缝合线打结,抬头看向监护仪,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终于恢复正常范围,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辛苦了,保住了。”我摘下口罩,才发现嘴唇已经干裂起皮,走出手术室,家属立刻围上来,眼里满是焦急。“医生,我儿子怎么样了?”一位中年妇女抓住我的手,声音颤抖。“手术很成功,暂时脱离危险,但还需要在ICU观察。”听到这句话,家属们瞬间红了眼眶,不停地说着“谢谢”。 回到办公室,我瘫坐在椅子上,才感觉疲惫席卷而来。拿起手机,看到妻子发来的十几条消息,最后一条是半小时前:“知道你忙,煮了粥放在保温桶里,让护士长给你带上去了。”正回复着,护士长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保温桶:“你爱人凌晨三点就把粥送来了,怕你手术完饿,特意交代要热着给你。”打开保温桶,小米粥的香气扑面而来,喝着温热的粥,心里暖暖的——每次深夜急诊,妻子总是默默支持,从不抱怨 。 上午十点,我去ICU查房,病人已经清醒,虽然还不能说话,但看到我时,眼里露出感激的神色。护士长在旁边说:“病人家属一早就来了,在外面守着不肯走,说等你查完房,要当面谢谢你。”我笑着摇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其实,每次看到病人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看到家属卸下重担的笑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 下午休息时,科室里的年轻医生问我:“李哥,每次深夜急诊,你都这么拼,不累吗?”我想起刚入职时,主任跟我说的话:“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责任,病人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就得拼尽全力。”我看着年轻医生,认真地说:“累,但不能退。你看,我们多努力一分,病人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当医生的意义。” 傍晚回家,妻子正在做饭,看到我回来,笑着说:“今天好好休息,我跟你约了按摩,缓解下疲劳。”吃饭时,电视里播放着医疗纪录片,妻子突然说:“以前总担心你手术太累,现在看到你救了那么多人,觉得特别骄傲。”我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愧疚:“这些年,多亏了你,家里的事从来没让我操心。” 其实,作为医生,深夜急诊早已是家常便饭。虽然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常常疲惫不堪,但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出院,听到他们真诚的道谢,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穿上白大褂,我们就是生命的守护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就会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因为我们知道,那里有等待我们拯救的生命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手术突发情况 领导打来电话
肾在求救的表现,你中招了吗?
【1点赞】
曾博华一贝壳找房
仁心仁术,大爱无疆
为爱种菜
好医生,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