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晚年都是血雨腥风 去了一趟老年公寓,看望一位十几年未见的老人,心情很沉重,原来雷厉风行的性格,也不得不向岁月妥协。推开门时,78岁的陈姨正佝偻着背坐在窗边,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银白的发丝贴在沟壑纵横的脸上,手里攥着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浑然不觉。听见动静,她缓缓转头,那双曾在谈判桌上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蒙着一层浑浊的雾,愣了足足半分钟才颤声开口:"是小苏吧,快坐,椅子刚晒过太阳。" 我挨着她坐下,目光扫过桌上摆着的相框——照片里的陈姨穿着职业套装,站在项目签约现场,嘴角扬着自信的笑,身后是她一手创办的外贸公司。那时她是圈子里出了名的"铁娘子",为了拿下海外订单,带着团队连续一周连轴转,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把濒临破产的厂子盘活,给几十号员工保住了饭碗。可眼前的她,连端起搪瓷杯都要双手用力,茶水晃出的水渍顺着杯壁流到袖口,她却没察觉。 "去年摔了一跤,左腿就不听使唤了。"陈姨顺着我的目光看向相框,手指轻轻摩挲着玻璃表面,"孩子们要接我去北京,我不肯。这老房子里,藏着我和老周一辈子的念想。"她说的老周,是她的丈夫,前几年因病去世。原来雷厉风行的陈姨,也有这样柔软的一面。正说着,护工推门进来,手里拿着药盒:"陈阿姨,该吃药了。"陈姨点点头,张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任由护工把药片放进她嘴里,再递过温水。 聊天间,隔壁房间传来争吵声,夹杂着老人的哭喊。陈姨叹了口气:"是张叔,儿子和女儿为了他的退休金吵了三天了。"我有些诧异,陈姨却很平静:"人老了,就成了累赘。有的子女争财产,有的嫌照顾麻烦,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已经很幸运了。"她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沓泛黄的信纸,"这是老周写给我的信,那时候他在外地出差,每周都给我写一封,说等退休了,就带我去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看着陈姨沉浸在回忆里的模样,我心里五味杂陈。正想安慰她几句,护工匆匆跑进来:"陈阿姨,您孙子来了!"陈姨眼睛一亮,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我连忙扶住她。门口,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提着水果篮走进来,脸上带着阳光的笑容:"奶奶,我放暑假了,特地来看您。"陈姨拉住孙子的手,眼眶瞬间红了:"瘦了,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吃饭?"孙子笑着点头,拿出手机,给陈姨看他在学校参加活动的照片,陈姨凑着头,看得格外认真,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孙子陪陈姨聊了一下午,从学校的趣事说到未来的规划,陈姨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仿佛又变回了当年那个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傍晚,孙子要走了,陈姨依依不舍地送到门口,反复叮嘱:"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再来看奶奶。"看着孙子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陈姨才缓缓转身,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渐渐明朗起来。或许晚年确实有诸多不易,岁月会带走健康,带走活力,甚至带走身边的人,但也会留下温暖的回忆,留下亲情的陪伴。就像陈姨,虽然身体不如从前,却依然能在孙子的陪伴中找到快乐,在与老周的回忆中获得慰藉。 几天后,我又去了老年公寓,这次带了一台便携音箱。我把陈姨喜欢的戏曲存进音箱,放给她听。陈姨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手指在腿上打着拍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护工告诉我,自从孙子来过之后,陈姨的精神好了很多,每天都会坐在窗边,等着孙子的消息,偶尔还会和其他老人一起聊天、下棋。 原来,晚年并非只有血雨腥风,岁月的妥协背后,也藏着不期而遇的温暖。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会化作心底最坚实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而亲情与陪伴,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晚年的路,让我们在与岁月的较量中,依然能笑着前行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老人住过的房子 离休生活
谁的晚年都是血雨腥风 去了一趟老年公寓,看望一位十几年未见的老人,心情很沉重,原
芦苇飘雪
2025-09-29 23:06:32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