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悔青了吧?”9月26日,贵州,奶奶给一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因为水太热就兑了

风景繁华 2025-09-27 09:47:33

“肠子悔青了吧?”9月26日,贵州,奶奶给一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因为水太热就兑了一些桶装纯净水,孩子喝了120毫升的奶,结果孩子就不对劲,身上长疹子,开始奶奶还没在意,不料等到下午孩子就更不对劲了,这时她才发现把白酒当水给孩子喝了,吓得家人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万幸经过治疗没有大碍,网友:心真大,酒味道那么冲,就没有闻到吗?[舔屏] 贵州一位奶奶给一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想用桶装纯净水降温,却误把白酒当成了水,孩子喝下120毫升混合着高度白酒的奶后,中午开始出现异常,但奶奶没当回事,直到下午四点才告诉孩子妈妈。 等卢女士赶回家时,孩子已经浑身通红瘫软在怀里,连哭都没力气,像只煮熟的虾,幸好送医及时,孩子经过治疗后逐渐恢复,现在九个月大了,发育正常。 类似的意外其实不罕见,去年广西有个三个月大的婴儿,亲戚逗着喂了几口白酒,结果孩子酒精中毒送进ICU抢救了一周,还有家长把消毒液装在饮料瓶里,被蹒跚学步的孩子误喝。 这些事故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家庭安全意识不够,危险物品存放混乱,很多人习惯用矿泉水瓶装白酒、汽油、消毒液等,时间久了标签模糊,就成了定时炸弹。 预防这类事故,最直接的方法是严格分区存放,厨房里的酒类应该放在专门的酒柜或高处,绝不能和饮用水放在一起,如果空间有限,至少要用不同颜色的容器区分,比如白酒用棕色瓶子,纯净水用透明瓶子。 更重要的是建立家庭安全检查制度,每次给孩子冲奶粉前,都要确认容器上的标签,闻一闻味道,如果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年轻父母应该定期检查厨房物品摆放,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对于带孩子的老人,需要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一旦孩子误食危险物品,第一时间应该是催吐,然后立即送医,而不是观察等待,很多悲剧就是在“再看看情况”中发生的。 建议家里所有非食用液体都贴上醒目的警告标签,用红色胶带缠绕瓶身,或者干脆写上“危险”两个大字,这样即使老人眼神不好,也能一眼区分。 从医学角度看,婴幼儿的解毒能力极弱,不仅是酒精,连蜂蜜都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一岁以内的孩子,除了母乳和配方奶,任何“偏方”都不要尝试。 这次贵州的案例能有好结果,很大程度上靠运气,如果再晚几个小时送医,或者孩子喝得更多,后果不堪设想,每个带孩子的家庭都应该把这当成警钟,安全无小事,细节定生死。 网友热评: “这哪是粗心,简直是拿娃的命开玩笑!白酒味那么冲,奶奶真闻不到?” “我家婆婆也干过蠢事!上次把碘伏当酱油炒菜,气得我当场把调料瓶全贴了标签!” “不是我说,现在年轻人带娃动不动就怪老人,可自己带娃时手机不离手,摔了碰了又怪家具!” “关键不是老人故意的!家里危险品就该锁柜子!我连洗洁精都放冰箱上层,娃够不着!” “看到孩子喝完变红脸还拖4小时,这奶奶心是真大!换我早打120了!” 你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品混放'的情况?比如把药品装零食袋、农药倒饮料瓶?快分享你的防娃妙招! 信源:中华网报道

0 阅读:60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