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如果真有一天中美真的爆发军事冲突,美军能否打赢解放军?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美关系步入紧张,很多人开始在军事实力上进行对比,俄媒则是在2023年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中美之间军力差距较大,中方只有兵员数量优势。这样的说法也引起不少人疑惑:既然解放军人多,那战场上难道真的没用吗? 其实现代战争早就不是过去那种拼人头和拼耐力的打法,更讲究谁能先锁定目标、谁能精准出手、谁能把补给送到一线。 兵多固然是个底气,但放在今天技术主导的时代,未必能转化成真正优势。 如果从装备和技术说起,美军之所以底气很足,是因为它几十年来一直砸钱在高科技武器上。 不管是隐形战机、战略轰炸机,还是庞大的航母打击群,基本都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水平。 相较之下,中国这十几年突飞猛进,但要在整体上与美国完全拉平,还得再积累一段时间,虽然差距正在缩小,但美军的领先优势依然存在。 把镜头对准海空军,差距感就更明显了,美国光现役航母就超过十艘,再加上核潜艇和全球基地体系,随时能在世界各地投送兵力,可以说是“到处打得了”。 解放军的海军规模虽然扩张神速,航母编队也成型了,但主要还是守在本国近海。 真要论本土周边,中国有足够实力给美军制造压力,甚至逼迫它不敢轻易冒进,可一旦战线拉到远洋,中国的劣势就比较突出。 这也正是很多分析常挂在嘴边的“全球投送能力”,美国能在多个区域同时开战,补给和后勤靠着盟友体系一路开绿灯,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类似的国际布局,支点有限,天然处于被动。 再看兵员这一块,中国现役军人大约两百万,人数确实是美军的好几倍,可问题是现代战场上拼的不是“人海冲锋”,而是谁能精准打击、无人化作战。 美军的作战理念几乎就是让钢铁和技术代替士兵流血,所以人数上的优势未必能直接转化为胜势。 当然,核武器是大国绕不开的话题,美国依旧是全球核武库第一,且“三位一体”投送体系相当成熟,从洲际导弹到战略轰炸机再到核潜艇,环环相扣。 中国这几年在核力量上也明显提速,导弹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但在多样化与精细度方面,跟美军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 不过,中国也不是没有杀手锏,比如东风系列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庞大的无人机力量,一旦在近海爆发局部冲突,这些非对称武器很可能让美军“吃不准”,尤其对航母威胁极大。 也就是说,在家门口的战场,中国是有条件形成区域压制的。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美国最大的底牌其实是盟友体系,无论北约,还是日韩等亚太伙伴,都能为美军提供基地和后勤支援。 而中国的“朋友圈”相对有限,战略纵深和补给点的数量仍不在一个量级,这种差距更多是几十年国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结果,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未来,中国要缩短差距,大概得在几方面下功夫:加强信息化和电子战能力,打造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布局更多海外补给点,同时在无人化、智能化领域找到突破口。
上次对付伊朗,美国还能够通过B-2轰炸机抖一抖威风,这次在委内瑞拉这里,就算动用
【1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