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年年袭台,为何总人祸多于天灾 最近超强台风桦加沙在台湾肆虐,14人遇难、

大叔在囧途 2025-09-27 17:45:47

台风年年袭台,为何总人祸多于天灾 最近超强台风桦加沙在台湾肆虐,14人遇难、34人受伤、124人失联,灾情牵动全岛人心。这场被称为十年最强的台风,再次把台湾的防灾短板推到风口浪尖。 台湾气候特征决定了它每年都要面对台风的考验。台湾省地理记载,1897到1979年间,台湾共遭遇291次台风侵袭,其中7月占比达31.6%。特别是花莲、台东等东部地区,年降雨量超3000毫米,甚至可达5000毫米以上,这为台风灾害埋下了伏笔。 但问题不在于天灾本身,而在于人祸。回溯2009年莫拉克台风,检方侦查了包括曾文水库越域引水在内的8个工程,外界质疑部分公共工程施作不当引发土石流等灾害。当时高雄地检署主任检察官庄荣松就前往小林村搜证,约谈县府水利署人员。 同样,这次桦加沙台风中,花莲县马太鞍溪上游因土石崩塌形成堰塞湖,最终发生溢堤,导致光复乡大面积淹水。14名遇难者多为居住在市区一楼的独居长者,暴露了城乡老旧建筑抗灾能力不足、弱势群体应急机制缺失等问题。 台湾的防灾体系,似乎总是在事后诸葛亮。每次台风过后,才开始反思、改进,而不是在台风来临前就做好充分准备。这与大陆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系统性、前瞻性相比,差距明显。 大陆在应对台风灾害时,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应急响应机制和灾后重建体系。比如,台风海葵登陆时,相关地区提前发布预警,组织人员转移,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 台湾的防灾短板,不在于自然条件,而在于制度设计和执行能力。每一次台风过后,我们都应该思考如何将事后补救变为事前预防,如何让弱势群体在灾害面前不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台风无情,但人有情。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的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事后追责。台湾的防灾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台湾的防灾体系该如何改进?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点赞关注,一起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家园更安全!

0 阅读:17
大叔在囧途

大叔在囧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