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科技似乎停滞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是除了中美外,都瞎火了。现在科技太烧钱了。空间站、材料,光大规模科技实验室就七八个,再加上各类科研人员,人力物力已经不是小国体量能搞定的了,这还是材料。 现实就是这样,想建空间站,动辄上千亿美元,维持还要几十亿,材料科学更夸张,实验室一建就是几个,配备各种高端设备,再加上庞大团队,中小国家根本撑不起来,舞台上只剩下中美,其他国家基本连牌桌都坐不上。 人才流向更能说明问题,2010到2021年,超过一万两千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到中国,这背后既有美国的签证限制,也有中国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吸引力,顺势之下,中国从被动追赶变成了主动拉力。 不仅是华裔科学家,欧洲的人才同样源源不断流向美国,问题是,中国快速崛起后,连欧洲顶尖人才也开始考虑回流亚洲。 全球科技重心,正在悄悄从欧美转向亚洲,而中国成了新的人才磁场中心。 美国也尝试补缺,中国科学家离开后,印度专家被大量引进,然而结果不佳,超过七成的印度科研人员打算离开美国。 而与此同时,美国年轻人更青睐金融业,盯着电脑炒股比在实验室更赚钱,人才流失让美国的领先地位不稳固。 中美直接的科技博弈,也越来越像一场无声的战争,美国通过出口限制、知识产权指控和推动技术脱钩,全力阻止中国崛起,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卡住中国的芯片和核心设备,就能延缓中国的发展。 中国则选择硬闯自己的路,“中国制造2025”就是答案,关键领域必须掌握主动权,企业也在限制中找到了突破口。 像深言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直接打乱了原本属于美国企业的市场格局,美国再想独吃大局面,已经不可能。 这种拉锯其实并不新鲜,冷战时期,美苏拼命砸钱抢科技,每一次突破都燃烧着政治压强,计算机、卫星、集成电路,几乎都是在那种高压环境下被逼出来的成果。 冷战结束后,外部的推力消失了,研发投入直线下降,西方企业替代了国家主导,可企业看重的是短期回报,基础科学无人问津。 苹果造车失败就是最好例子,资本游戏热闹,但硬科技落了空,西方从吃红利变成啃老本。 欧洲曾经靠技术和制度红利支撑的繁荣,逐渐消散,成员国在预算上内耗严重,科研项目常常拖到停摆,福利体系不得不缩水,科技投入更是力不从心,相比之下,中美依旧在大手笔砸钱搞未来。 所以,所谓“停滞感”,并不是西方没前进,而是节奏慢了,被中美抢走了焦点,在今天的格局里,科技研发门槛抬到天上,强者越走越远,弱者越来越被甩开。 最后这场科技竞赛上的选手只剩下中美,欧洲、日本、韩国只能在边缘徘徊,未来几十年,这将是一场两极争霸,其他国家更像看客。
为什么西方科技似乎停滞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西方科技停滞了,是除了中美外,都瞎
芸霄记史
2025-09-27 19:45:3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