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上海的命运正在剧烈转折,解放大军进城,青帮势力面临清算,过去那些呼风唤雨的人物,不少已逃亡或沦为阶下囚,然而,在一份青帮人物的处理名单上,顾竹轩的名字被陈毅划去,成为罕见的“例外”,如果要问顾竹轩为何能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里转危为安,答案只能从他一生的轨迹与选择中寻找。 1902年那年苏北闹灾荒,顾竹轩年仅十六岁,和乡亲们一起逃荒来到上海,刚到上海,顾竹轩一无所有,不懂字,没有手艺,唯一能依仗的就是一身力气和不服输的劲头,码头搬运、拉黄包车等活计,顾竹轩都做过,正是凭着肯吃苦、敢拼命,顾竹轩在底层人群中逐渐有了名气,顾竹轩为人讲义气,乐于照应同乡,深得大家信任。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顾竹轩在一家德商车行拉车,因勤奋和可靠受到德国老板器重,战事爆发后,德国老板撤离,车行准备转让,顾竹轩把多年积蓄拿出来,将车行盘下,从此成为老板,顾竹轩广招苏北老乡,大家愿意跟着他,车行生意越做越大,顾竹轩意识到,仅靠义气没法立足上海滩这样的江湖,必须有靠山,于是拜入青帮刘登阶门下,成为“通”字辈人物,这个身份不仅让顾竹轩获得了自保的屏障,还令杜月笙、黄金荣等后起之秀在辈分上矮一头。 顾竹轩没有止步于黄包车生意,随着手中资本的积累,他把目光投向了文化产业,茶楼、舞台,一个接一个地开起来,天蟾舞台选址南京路黄金地段,成为上海戏曲界的重镇,梅兰芳等名角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在天蟾舞台取得成功后,顾竹轩的地位在上海滩更加稳固,英国背景的永安公司曾联合租界工部局强征天蟾舞台用地,顾竹轩请外籍律师打官司,一直打到英国本土,最终赢得十万银元赔偿,这类事迹,很快让顾竹轩名声大噪。 在上海的江湖,风光背后从不缺少暗潮涌动,顾竹轩与黄金荣、杜月笙等人物的关系复杂,早年间,顾竹轩靠着在帮会的地位与黄金荣保持合作,随着事业壮大,顾竹轩与黄金荣的关系渐行渐远,黄金荣为保自身利益,曾设计让顾竹轩蒙冤入狱,顾竹轩的车行和舞台一度陷入困境,帮会内部的争斗和背叛,让顾竹轩明白了江湖的险恶,顾竹轩虽然也曾用强硬手段处理背叛者和竞争对手,但始终维持帮中规矩,强调义气和担当。 时代的风浪,很快超越了江湖恩怨,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轰炸上海,难民潮涌,顾竹轩开放天蟾舞台,收容无家可归的灾民,为他们提供食宿,持续两月,1937年,上海再陷战火,顾竹轩再次将剧院转为难民收容所,自掏腰包支持,日军占领上海后,伪警察局长卢英多次试图拉拢顾竹轩出任伪职,顾竹轩坚拒,宁可冒险也不愿做汉奸。 抗战期间,顾竹轩更进一步,利用帮会网络掩护地下党活动,为新四军和根据地输送药品、粮食,甚至协助中共干部隐蔽身份,办理通行证,1943年,顾竹轩冒险藏匿中共干部夫妻,并帮助其脱险,1945年,顾竹轩送治病的中共干部家属,持续为抗战贡献力量,顾竹轩不仅投入物力,还将自己的幼子顾乃瑾送入新四军文艺团体,显示出对抗日事业的支持和对未来的判断。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顾竹轩对时局变化有清醒认识,顾竹轩将天蟾舞台经理室提供给中共上海局帮会工委作为秘密联络点,帮助地下党开展情报和组织工作,顾竹轩还全力支持侄子顾叔平竞选榆林区副区长,为中共在地方政权渗透提供了有力支援,顾竹轩的身份由纯粹的帮会人物,逐步转变为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当上海解放后,青帮分崩离析,杜月笙逃往香港,黄金荣留下受审,张啸林因汉奸罪名臭名昭著,顾竹轩却因多年在民族危亡关头的担当,被陈毅市长特许豁免,顾竹轩不仅未受清算,还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上海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顾竹轩对新政府表示支持,主动交出象征身份的中正剑,协助稳定社会秩序,彰显了适应时代变迁的能力。 晚年,顾竹轩选择淡出江湖,专注于文化事业,顾竹轩参与戏曲协会,推动京剧创新,《红色娘子军》等剧目在天蟾舞台演出,成为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标志,顾竹轩病重时,将所有债务凭据烧毁,叮嘱家人安分守法,放下过往恩怨,1956年,顾竹轩因病离世,家族后人延续其家国情怀,顾乃瑾在新四军成长为文艺骨干,转业至文化系统。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苏北皇帝”顾竹轩创办天蟾舞台
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
青衫栀幽音
2025-09-28 00:53: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