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企业维权的两个“大事儿”。 最近有两个企业和政府经济纠纷的事儿。一个发生自贵

阿岔侃历史 2025-09-28 11:46:21

涉及企业维权的两个“大事儿”。 最近有两个企业和政府经济纠纷的事儿。一个发生自贵州怀仁——贵州仁怀市茅台镇白酒污水处理厂被强行接管,涉及8.2亿元投资纠纷。这个事儿现在是——政府(先是怀仁市成立专班,后边是遵义市市委政法委牵头提级调查)已成立专班开展调查。前者(第一次调查)承诺依法追责侵权行为。‌‌第二次调查强调保障投资者权益。‌‌ 一个发生在广东东莞——17亿元全额付款土地被无偿收回,再罚款3亿。这个事儿现在,已经经过法院二审,二审尚未宣判。 这两件事儿的共同特点—— 一、都是一方是企业,一方是地方政府(机构)。也都是企业的大宗投资可能打水漂——一家是八亿多,一家是十七亿多。被“强行”接管,或者“无偿收回”、再加罚款。 二、都是“旧事儿”。贵州的这个,是2022年被“强行接管”。广东的这个,“查封”也是2022年。 三、都是企业觉得冤枉,觉得被坑了。而另一方认为是投资者的过错,他们的做法是“按合同办事”(贵州),是“依法依规而为”(广东东莞)。 四、都是投资企业主动找政府,找法院,说是要“找公道”。 这两件事儿的不同之处。 一、一个发生在中国比较贫困的地区贵州。一个发生在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广东东莞。 二、一个现在是“上级政府”组织“专门调查”。分别“承诺依法追究侵权行为”和“强调保障投资者权益”。估计最终由上一级政府出面“主持公道”。 一个现在是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投资者一审败诉,现在是二审,由“负责一审”的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进行开庭审理。已经审理完毕,(至2025年9月27日)尚未宣判结果。 这两件事儿的是非曲直,尚待“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和法院的判决。我们没有必要急于作出结论。但至少以阿岔看,这两个事儿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 一、这种涉及一方是企业,一方是政府的经济纠纷的时候,由谁,由什么机构来“处理”,来“主持公道”才是正常的,好的?这里其实说的就是,是由政府来,还是由法院法庭来的问题。现在国家讲的是依法治国,要建立法治国家、法治社会。那这种事儿就有一个怎么样做才能体现“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理念的问题。 二、就是法律如何保持维护社会公平的“底线”的问题。这两个事儿之所以能弄到双方都不服,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地法院能不能维护法律公平”这个点上。贵州的提级专案,其实就是相信只有政府、上一级政府才有这种能力和意愿。广东东莞由本地政府辖区法院来做这个事儿,也很容易产生别的联想。 三、就是政府“依法行政”和企业合法有效维权的问题。这里其实主要是——如果地方政府涉嫌违规违法的时候,怎么办的问题。谁来主持公道的问题,谁能主持公道的问题。

0 阅读:27
阿岔侃历史

阿岔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