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病逝后,有人提议就地安葬,贺敏学:她可是中央直管老红军。1984年4月19

白翠评历史 2025-09-28 13:48:13

贺子珍病逝后,有人提议就地安葬,贺敏学:她可是中央直管老红军。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因病去世。在她75岁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磨难,可却没有一件能彻底压垮她。   她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是毛主席的革命伴侣,是手持双枪的巾帼英雄。 晚年之时,她精神衰竭,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肝病。在她的骨灰里,亲人还找到了战争时留下的弹片。   漫漫革命之路,她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呢?     一、星火井冈,患难情真   1928年,是星星之火开始燃放的一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与朱德老总和陈毅老总在井冈山顺利会师。正是这一年,他与贺子珍相识。   贺子珍是江西人永新人,早在16岁时便随哥哥贺敏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批建设者之一。 毛主席来到井冈山后,在八角楼里办公,由贺子珍担任秘书,辅助他的工作。   毛主席早就听闻贺子珍“双枪女将”的事迹,那是在1927年的“永新暴动”中,18岁的贺子珍在城楼上手持两把步枪,一下子就击中了两名敌人。 现实中的她不仅勇敢,并且知书达理,写得一手好字,工作中给毛泽东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夏天,毛主席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上疟疾,一度病重,贺子珍陪伴在他身旁悉心照料,两人患难与共,相互激励。 最终,两人迈入婚姻的殿堂,共同度过抗战中最为艰难的那十年。     二、舍身挡弹,意志如钢   长征途中,贺子珍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部队行军到了贵州盘县的山区,不巧的是遇到了国名党飞机的袭击。 队伍当即陷入混乱,贺子珍原本找好掩护之所,抬头却看见一名伤员因为行动不便,彻底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   面对敌人的扫射,她想都没多想,一个箭步扑上前去,紧紧护住伤员。 敌机投下炸弹,贺子珍用身体去挡,随后陷入四处纷飞的弹片,倒在血泊当中。   根据统计,她全身无一幸免,留下了17处重伤,甚至有的深入头颅,取都无法取出。 然而她全靠超人的意志力,硬生生挺了过来,并迈开腿走完了长征全途。     三、异国淬炼,半生守望   后来贺子珍为了治病,在1937年的冬天前往苏联,也是她与毛主席分别的开始。 决定分开后,贺子珍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先进的革命思想,之后留下苏联,教授外国人说中文。 在苏联的日子不容易,贺子珍单单一个母亲,在学习之余还要照顾三个子女,在女儿病重时,贺子珍与医院发生争执,甚至还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   回到祖国后,贺子珍与毛主席天各一方,因为政治原因,绝对不能公开见面,直到毛主席去世,贺子珍都没能见到他的遗容。 但据知情人士,毛泽东对贺子珍很好,一直不断给她寄稿费和营养品。   贺子珍去世后,骨灰究竟安葬何处,大家陷入了争论。有人认为该直接葬在上海,哥哥贺敏学不同意,请示中央,最后邓小平决定,将贺子珍骨灰放入八宝山一室,那是对革命烈士最高的尊敬与赞誉。   弹片再锋利,也扎不进贺子珍钢铁般的意志。她的一生,是嵌入中国革命史的一枚弹片,沉甸甸,带着痛楚与坚韧。   她走过最长的路,扛过最重的伤,却依旧保持着一名革命者的初心。这样的巾帼英雄,何不伟大? 参考资料:井冈英烈:贺子珍

0 阅读:160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