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劝我老公。 如何跟农民相处。 因为他一直陷入一个误区。 说来也是无奈。 怕部分上帝视角的看客又会觉得,我们不会做老板,我们也不会做善良的人吧。 豆爸曾跟我说,人跟人立场不同,想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打工人会同情打工人,创业人理解创业人。 尤其是在农村。但我又很清楚一件事,理解是最不现实的东西,它只是我们伪装自己善良的外衣罢了。实则,一旦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人的本性就会暴露,所谓的理解也会荡然无存。 就如我,如果我只想做个好人,做一个所谓的有格局有大爱。那么如果农场到了生死存亡,濒临破产的地步,我们曾经释放的好都会正向的帮助我们吗? 我告诉他,不会。 可能我太理智,甚至带了薄情。 但,我却比他更了解我们老家的农村。对,是我们老家的农村。 我们老家的农村,很有特色。他们永远是笑嘻嘻的,客客气气的,他们嘴巴很会说,说的有理有据,说的至情至性,说的但凡有点道德准则的都不好意思再多说。 至于她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早晨,豆爸打电话给我。是有生气的…… 今天农场在杀芦花鸡。这几天有点赶,想在节前把订的芦花鸡发出去。 豆爸晚上会去鸡棚里挑选鸡。芦花鸡不好挑,长得小,个头也不匀称。他得几个鸡棚来回挑,挑到了一些再背回杀鸡的地方,关在铁笼子里。再回去挑,再来回背,背到够一天宰杀的数量才算结束。 这份活看着也不难,但也费神得很。在鸡棚里,既不能冒冒失失,免得让鸡受惊,小心翼翼的同时,还得挑准了,瞅清了? 如若逮的个头小了,重量轻了是不行的。 所以,一场鸡逮下来也是精疲力尽,鼻子嘴巴口腔都是灰尘,连口罩内里都灰蒙蒙的。可见,这活属实不容易。 早晨,工人杀鸡,打开笼子,“蹭”跑了一只。 工人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去追。跑出去的鸡哪能逮的到,何况连个凑手的工具也没。 豆爸见状便说,那里杀了吗?得知没杀就说别逮了,逮不到的。 为什么问杀没杀?原来,好几次工人拿在手里的鸡,隔了一刀后鸡竟然还跑了。 带着伤口跑,结果必然是偷偷死在那不为人知的地方。 这才是豆爸多问一句的根源。 刚问完,紧接着第二只鸡又跑了。 豆爸的脸色顺件难看了,可道德强压着他的难看,他没言语,心里已经翻江倒海。 哪知那工人却不痛不痒说了一句“你家这鸡,一打开笼子就跑。” 这句话让豆爸的愤怒达到了顶点。可他还是没说话,硬生生就那么压着。 所以,当我打电话给他时,他正在喂猪,此时猪棚处的糠顶点不剩,外加刚刚跑了两只鸡的事,他与我说话时都难掩盖怒意。 我笑了笑,也是无奈。我不能替代他,也没法替代他。 最近,我想了很多,为什么我们用工会出现各种看似不是大事却又极其闹心的事呢? 对,读书人的道德和良知在作祟。 就如今日那杀鸡的阿姨对于鸡跑了而给予的理由时,豆爸说看她一个老人也就不多说了。 我却跟他说,你应该说的。应该回一句“你家鸡关笼子里开门不跑吗?” 豆爸却说,算了,如果说了她不是难看吗?何必呢? 可他的这份包容在我们老家,日子里久了就是糊涂。 我跟他说,我们老家人喜欢说话,喜欢客气。如果你真的信以为真,那么你就很难做好事。就如他们喜欢说“你放心,我们给人干事都是本本分分,绝不偷懒。都替老板想着。”他们还喜欢说“哎呀,我看你们鸡鸭鹅死了,我也心疼。” 可真的吗? 我问豆爸。就如好几次,工人忘了给狗煮饭。下班时准时离开了,只是丢了一句“狗没喂,我忘了煮饭。” 言外之意时,我忘了你自己干吧,我走了。 豆爸点点头,说可不就是。昨晚,我干活干到12点,她狗也没喂呢。 看,是不是如此。 理解,包容。有时候是愚蠢的体现,是别人不断试探你底线的理由。 此时,我才终于明白。为何同样的工人,对待我交代的事跟豆爸交代的事,是两种态度呢? 因为我薄情。我如今顾不得那么多体面。 可豆爸不行,他总是顾前顾后,总觉得,有些话有些事挑明了会让人难堪。可却不曾想,在我们老家,大多数人,都有个习惯,那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也就是,我与你客客气气,笑嘻嘻。哪怕事情做的不对,你也不好意思说我吧。 亦或者,只要你不挑明,我也就装糊涂。 其实,很多农业老板,错就错在不挑明,陷入他们装糊涂的心思里。 可能不挑明是因为有很多顾虑。可,如果工资到位,用工合理。 我想,顾虑是互相的。一个要用人,一个想挣钱。既然如此,不如挑明,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 何必用所谓的儒家思想来束缚着自己。因为你的束缚换来的是得寸进尺。 如此,不如直来直去来的痛快。好的认可,不好的改过,谁也别遮掩。
今天,我在劝我老公。 如何跟农民相处。 因为他一直陷入一个误区。 说来也是无奈。
酸酸甜甜小梅
2025-09-28 13:55:42
0
阅读:1